第九章 秘密社会南海西樵巨盗区新(第7/12页)

军事打击奏效后,李鸿章又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他以为非添设勇丁水陆缉捕不能清盗匪之源,而添设勇丁必须保证饷项,为此“姑准番摊纳缴饷项,以为一时权宜之计,而盗匪果由此潜踪,闾阎安堵”[52]。他还委派刘学询等负责招降事宜。在官府的运动下,与区新意见不合的李昭先期倒戈,“纳款投诚,自愿擒区赎罪”[53],并带领清军紧密缉捕,迫使区新、傅赞开等逃往鹤山县境;又率勇丁百余人到鹤山龙口镇袭击区、傅所部,“大破之,获匪十九名,内有李姓、源姓、温姓三名,均系著名头目”[54]。

李鸿章离粤北上滞留上海期间,刘学询又设法将傅赞开招降[55];与区新等人划地而治的花县匪首汤春也缴械投降[56],使得区新陷入孤立。这时江淮的徐怀礼亦为刘坤一招降,保皇会的部署完全被打乱。康有为鉴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香港总督明确反对在广东发生任何动乱,所招揽的秘密社会首领又首鼠两端,保皇会的筹备活动靡费多而实效少,于是暗中放弃取粤乃至整个勤王计划。失去同道和依靠的区新转而与兴中会接上关系。

庚子勤王,本来唐才常、孙中山及梁启超等人协议长江与珠江两大流域并举,由于康有为等人拒绝合作,兴中会与保皇会在广东的活动无法相互配合,携手并进,反而彼此竞争,甚至暗中拆台。兴中会的军事行动,虽然以惠州为根据地,目的还在夺取广州,因此广州、惠州互为呼应,甚至有广州先期发动的计划。负责广州方面的史坚如、邓荫南等人,与日本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成员合作,“联络绿林计划,亦与欧[区]新、马王海等订立条件,一旦有事,即揭竿响应”[57]。其行动计划为:联络骨干,“令阴结羽翼,刺探机密,以供驱策。羊城各要隘,以东北为建瓴,以西南为犄角,潜师袭击,分路并进,东西北三江如马王海、区新辈诸盗首,复各帅勇士数千人,驰会应合,期七月某日起事”[58]。

  兴中会筹划的广州率先发动因故未能实现,区新的承诺能否兑现,不得而知。此事却牵涉兴中会与保皇会的关系。本来革保双方一直有所交往联系,而康有为等屡屡傲视兴中会,不愿合作,甚至有意无意间挖兴中会的墙角,令广东的兴中会会员产生怨气。同时保皇会内部对于合作之事意见不统一,革保双方在某些方面又确有合作意向和实际联系。史坚如等人被捕后,坊间传闻其“供认听从康逆指使”,并供出同党三十余人的姓名。[59]康有为闻讯,大为恼怒,担心牵扯保皇会,“连累益甚”,于是特请邱菽园登报声明:“决不惊动故乡。”[60]

盗贼绿林的社会声誉毕竟不佳,尤其很难为保皇会的社会基础和权力来源所接受,因此康有为等在暗中联络利用秘密会社的同时,公开的舆论宣传对于区新等人的言行仍持否定态度。一旦与其公开形象不相融合的种种密谋有暴露的危险,他们便不惜嫁祸于人,以洗刷开脱自己,戊戌如此,庚子同样如此。这种态度,使得保皇会与秘密会社的关系较革命党人更加疏远一层,结果盗贼绿林游勇的首领也只是利用保皇会获取枪械银饷,这就决定了双方的合作很难产生任何实际效果。保皇会的取粤计划,除耗费大笔海外筹款外,几乎一事无成。

第四节 死而不靖

庚子革、保两派在广东相继失利,整个中国也从义和团事变的大乱中逐渐平静下来,这种平稳显然并不适合于盗匪的活动。此时南海县的主官换成了素有能吏之称的裴景福。裴氏安徽霍山人,以名进士为宰粤东,屡任剧邑,“所至号称难治,而睫闇治之辄裕如”。或谓“每治事与民语丁宁委婉,若恐重伤之者,而治盗恒用重典”。[61]前此在番禺县任内,一月之内破获前令积年盗劫案凡五十桩,令广州知府击掌赞叹。[62]

1899年底,南海县令出缺,调任朝阳县的裴景福署理。李鸿章到任后,认为原南海县令办事尚属周妥,无庸另行调署。[63]但稍后裴景福还是接任南海县,并且连任到1903年被岑春煊参革流放为止。任内裴景福继续显示其酷吏本色,加强对盗匪的打击和镇压,仅从《申报》的报道看,几年中公开处决盗匪的频率和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在南海县任内仅以站笼站毙人犯改作病故者,先后共有128人。[64]内外交迫之下,区新一度不得不逃往广西梧州等处藏匿,以避风头。

不过,庚子以后,中国各种严重的结构性社会问题依然如故,前此造成统治秩序紊乱的社会势力继续活动,清政府对待归降的盗匪又不能餍其所愿,甚至从来就不打算兑现承诺。如李昭投降后,虽协同清军“弋获匪党多名”,官府仍然认为“尚无大功可记”。[65]傅赞开降清,署粤督德寿电询在上海的李鸿章处置之法,后者答称:“战事计日可平,无须若辈效用。”于是德寿将傅赞开等108人“尽隶黄得胜麾下,建功赎罪”。[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