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门生及其明堂之火(第4/10页)

两个宰相都是薛怀义的下属,其炙手可热的程度可见一斑。武则天也给爱郎面子,将其拜为辅国大将军。由此可见,在诸多男宠之中,武则天对薛怀义是宠爱有加的,想将其打造成为帝国的复合型人才。不光能够为自己排遣身心的寂寞,在其他领域也让薛怀义有所建树,这样就可以堵住朝堂内外的悠悠众口。

她想让朝臣们相信一点,自己并不只是因为爱上男色,更多是因为爱惜人才。

在武则天的心目中,薛怀义不光是她的精神伴侣,更是事业上的帮手。当初武则天为找不到称帝的理论依据所苦,薛怀义和法明等僧人为《大云经》作疏,称唐室衰微,武则天为弥勒降生,当为天下主。

从这点上来看,薛怀义也算得上武周帝国的开国功臣了。薛怀义无知而又无畏的想象力让武则天很是受用,知寡人心者,大和尚也。

延载元年(694)三月,右卫大将军薛怀义第三次领兵攻打突厥默啜。

经过将近半年的长途跋涉,他于这年初冬回到了神都洛阳。和前两次出征的情景并没有两样,薛怀义率领军队在定襄至海热尔一线的沙漠地带游走数月之久,未见敌方任何踪迹,便班师凯旋。

不虚此行的是,薛怀义给他的女皇陛下带回了一些鸟类的羽毛和几只羚羊的角。除此之外,一无所获。朝臣们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薛怀义此番出征不是为了远驱狄夷,安服边陲,而仅仅是一次野外狩猎而已。

薛怀义和他的部将们来到城外,朝中的文武大臣早已在那里迎候多时。不过,让薛怀义大感意外的是,武则天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亲自出门迎接他。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武则天命令薛怀义三次领兵攻打突厥,一直使朝内文武感到迷惑。武则天频频驱使不谙兵法的薛怀义出征边塞,让朝臣们不得其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薛怀义已经很少在武则天的内宫留宿,大部分时光都居住于白马寺里。有时,武则天不得不降尊派使女前往白马寺召他入宫随侍,而薛怀义往往借故推脱。即使薛怀义偶尔奉旨前来,神色之间也显得颇为勉强。

武则天已经隐隐有所感觉,自己毕竟是七十二岁的老妪,而薛怀义身健体强,正值一个男人的盛年之期,精力无比充沛。

有一段时间,薛怀义与太平公主之间的闲言碎语传到武则天的耳中,武则天的心再一次被揪紧了。薛怀义如今是右卫大将军兼鄂国公,位极人臣,煊赫一时。就连武承嗣见了薛怀义都得随马执缰,心怀畏惧。随着薛怀义对武则天的厌倦渐趋明显,他在宫中的行为也变得日益荒唐,几乎到了一种忽癫忽狂的地步。

薛怀义对于恶作剧似乎非常迷恋,常常以扇打官员的耳光取乐。他在白马寺中私蓄童娈,终日与之狎戏无歇。他动辄在宫中举行佛教的无遮大会,悬灯结彩,当众抛撒钱袋,以至于有人在哄抢中竟被践踏而死。

出征突厥期间,薛怀义曾因一言不合向宰相李昭德挥拳便打。让人大惑不解的是,一向性情耿直的李昭德居然害怕求饶。要知道,那时候的李昭德是武则天最为宠信之人,可见薛怀义狂妄到了何种地步。

督造明堂,兴建天堂,一个曾经流落街头的江湖郎中居然能够将武则天的形象工程一一摆平,还没出半点纰漏,难怪武则天会对他另眼相看。薛怀义刚被领进宫时,武则天还是孀居的太后。虽然天下人皆知薛怀义的“御用国师”身份,但是对外还是羞答答地隔了一层面纱。

薛怀义出入宫禁都是打着出家人的幌子,有时还要法明等僧人陪同前往作为掩饰。随着武则天的正式称帝,薛怀义更是上蹿下跳,不可一世。两次出征突厥勒石记功更是让他觉得自己是帝国无人可及的人才。

薛怀义这次出征归来,武则天却没有到城外迎接,使他在震惊之余大为羞怒。

在此之前,薛怀义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名刹白马寺的主持。长寿元年(692)四月,武则天下令改元如意。有人说,这是武则天为了薛怀义这位如意郎君才改的年号。

如果只是单纯去烧烧香,拜拜佛,那还不能尽显武则天内心对佛祖的诚意。她为此专门发布制令——禁天下屠杀及捕食鱼虾。坚决反对任何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和思想。

当然这条禁令仅限于低等动物,在生物学上,人属于高等动物,因此不包括在内。武则天作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先驱,想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想法能否付诸实施,就要另当别论。

这条禁令并没有培养出一批素食主义者,却让挑食的大臣们塞了一肚子的怨气。天天萝卜青菜,有酒没肉,宰相的餐桌和平民的餐桌已经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