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门生及其明堂之火(第5/10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时间不长,人们的餐桌上又重新丰富了起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应有尽有。

宰相娄师德到地方巡查,发现官府驿站人员端上来一盘羊肉。而娄师德正好是检查各地有无违法乱纪事项的监察御史,对这种堂而皇之地违反禁屠令的事情自然要过问:“皇上下令禁屠,你们从哪里弄来的羊肉?”

厨师答:“大人有所不知,这羊根本不是我们杀的,是被豺狼咬死的。”

娄师德点头微笑,手指盘中羊:“这只羊很倒霉,那只豺狼也很知趣啊!”

厨师听了这话,感觉像是在夸自己,回到后堂一通忙活又端上一盘鱼。

娄师德又问:“这鱼又是怎么回事啊?”

谁知道这个厨师烧菜把脑子烧糊了,回答道:“大人,这条鱼也是被豺狼咬死的。”

娄师德哭笑不得,摇头叹道:“你这个厨子,忽悠人也应该动动脑子,你应该说,这条鱼是被水獭咬死的。”

连娄师德这样厚道的老实人,都拿这条禁令不当回事,可见这条禁令的可行性有多少。武则天对臣下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并没有放在心上,本来这么做,就是为了忽悠天下人的。她也意识到这条禁令不合理,但还是听之任之地实行了八年之久。

直至久视元年(700)武则天服长生药病愈,下决心抑武兴唐还政长安。在这八年时间里,这道奇怪的禁令一直摆在那里,既妨碍了普通人的生活,也妨碍了法律的尊严。全国人民心照不宣地吃着肉,说着自欺欺人的谎话。

武则天的大周帝国已经建立了七年,她无疑已经走到了权力的巅峰。那些曾经的反对者们也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整个帝国趋于稳定,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武则天丝毫没有衰老的迹象,精力充沛。六十九岁换了新牙,七十六岁时又长出了两条眉毛。

大臣们也无法解释发生在武则天身上的奇怪事件,他们只有闭着眼山呼万岁,将其奉为真佛在世。

这时候武则天已经开始广置面首,但薛怀义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在武则天的心目中无人可以取代,情比金坚。

既然自己是女皇身边的第一面首,那么就要表现出一种皇后般的高贵。他甚至十天半个月都不到宫里向武则天请安,更多的时间都是住在白马寺里。有时候武则天宣召,他也是爱理不理。

你以为自己是谁?想跟女皇玩距离产生美的游戏吗?时间久了,武则天不免产生了逆反心理。也就在这时候,内宫长得最为俊美的御医沈南璆闯入了武则天的世界。

近侍们总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武则天也就懒得再去搭理对自己若即若离的薛怀义。喜新厌旧的武则天让薛怀义很是不满,他觉得这是女皇对自己的羞辱。他为武则天立了那么多功劳,女皇陛下为什么会移情别恋呢?

薛怀义一气之下,耍起了小性子,干脆不再进宫见武则天,整日待在白马寺里当他的主持,与那些已经剃度的小流氓们在一起厮混终日。

4

证圣元年(695)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上元佳节。朝廷取消宵禁,百姓家里也是张灯结彩,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

薛怀义为这个节日也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一贯是个喜欢热闹、不甘于寂寞的人。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如果没有他的助兴,这偌大的洛阳城该多么无趣。

一夜醉生梦死,第二天醒来,薛怀义突发奇想。他指挥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了一个五丈深的大坑,坑里面预先埋上佛像,装上机关,然后用丝绸在坑上搭了一座宫殿。薛怀义指挥着手下将佛像从坑底徐徐拉起,一直拉到彩绸搭建的宫殿之中。从旁边看起来,犹如地底踊出了一座佛像。然后他又用牛血画了一幅二百尺高的佛像,将这幅佛像悬挂于天津桥上。

然后他对外妄称,这是他薛怀义割破自己膝盖,用自己的血画成的。只有白痴才会相信一个疯子说的狂言妄语。那个巨型佛像犹如天降弥勒,就是将白马寺里的和尚挨个放血也不可能完成这样一幅作品。

薛怀义尽情地表演,忙活了半天始终没有发现玉辇的踪影,武则天没有出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该来的人不见踪影,看热闹的人却是里三层外三层。薛怀义的所有表演就是为了能够博女皇一笑,可武则天却让他的良苦用心付诸东流,怎不令他黯然神伤。

薛怀义认为,武则天一定是故意冷落自己才没有出现。她将自己苦心准备的一场盛宴视为无物,不值得前来捧场。牛血画成的大佛,也像是在冷冷地嘲笑他这个人间的假和尚。

陛下是在故意让我在天下人面前丢尽颜面吗?难道我薛怀义真就成了皇权的弃儿?想到这些,薛怀义内心有着莫名的躁狂与失望。他为武则天做了那么多的事,就因为一个姿容疏朗的御医,就要将自己打入冷宫,这世界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