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门生及其明堂之火(第6/10页)

薛怀义的内心醋意翻腾,一夜没有合眼。他决定用最疯狂的举动,向武则天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

第二天(正月十六)夜里,天堂忽然失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天堂成了一片火海。当初建天堂的时候,耗资数以亿计,差点让帝国的国库空虚殆尽。

一座象征着武周皇权的建筑,耗费了多少财富,一场大火就将其化为灰烬。

这还不算,大火没有消停下来的意思,继续蔓延将附近的明堂也给点着了。烈火熊熊,整个神都洛阳照耀得如同白昼。大火整整地烧了一夜,直到天明,明堂连着天堂也就此焚为一炬。

残砖烂瓦,断壁残垣,劫后苍凉,让洛阳城的臣民们触目惊心。他们以为是上天降怒,天谴武周。当武则天在侍女的搀扶下登上肃天门的殿楼,眺望西北方被烧红的天空时,大火显然已经无法扑救。这座耗时数年建造起来的天堂神宫就这样于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对于武则天而言,明堂是她得天命的标志,是她号令天下的巨型圣物,是武周王朝的象征。明堂顶上那个一凤压九龙的独特造型,更是她内心真实的写照,是她毕生坚持的权力信仰。

关于明堂这场大火,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薛怀义蓄意纵火;另一说法是放火之人另有其人。放火一说,是说薛怀义受不了武则天有了新宠冷落自己。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未免过于潦草。无遮大会是佛法界的超级盛会,每五年举办一次。这样的大会,只有被称为“神皇”的武则天才有资格作主持人。但这次的主持人不是她,而是薛怀义。

当时围绕在武则天身边的佛教人士比较多,有河内净光老尼、嵩山韦什方、老胡等,这些都是薛怀义在武则天周围布置下来的一班人,这班人都以“神仙”自命,而薛怀义则是这群“神仙”中的主神。照此发展下去,薛怀义大有夺取武周佛教教主的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作为佛教徒的武则天,她的地位也将会在教主薛怀义之下。

如果薛怀义没有陷入极度疯狂的状态,是不可能点燃这场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大火的。这场大火,应该是不慎起火。或许是因为时人恨武则天重用一个江湖浪荡子,淫乱宫闱,便诬陷薛怀义是这次事件的主谋。那么多神仙,竟然阻止不了一场明堂之火。

武则天质问净光老尼:“你们这帮神仙不是经常说,自己可以未卜先知吗?为什么事先没有告诉我明堂会有这场大火?”

在武则天的质问之下,他们也无法自圆其说。

武则天震怒之下,让这帮所谓的得道仙人遭到了灭顶之灾。而那个自称能预言吉凶祸福的净光老尼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她在准备逃跑的路上被捕获,充作官婢。南下岭南为武则天采制长生药的韦什方听到这件事,受不了刺激,自缢身亡。

有人从这次事件中看到了扳倒薛怀义的机会,在明堂被焚烧后的第二天,御史周矩入宫面询武则天,上本弹劾薛怀义。

未等周矩把话说完,武则天就打断了他的话。她说:“万象神宫被烧掉了,咱们再建它一座就是了。”对于武则天来说,薛怀义虽然越来越猖狂,但毕竟是自己的枕畔之人,惩治与否,由不得你们这些大臣,而取决于我的态度。

周矩不依不饶,说:“大火烧掉万象神官,陛下尚可补救,倘若燃及江山社稷,臣恐救之不及……臣闻薛怀义在白马寺内私自招募了一千多名武功卓绝的僧人,似有谋反之嫌。臣以为应将薛怀义交由大理寺审讯。”

周矩见武则天不为所动,决定换一种说法。他说:“薛怀义整天出入宫廷,要是和这帮小流氓搞出什么阴谋,危害到陛下的安全就不太好了。”

周矩接着又说:“薛怀义每天都纠集一些不法和尚在白马寺里不是修行坐禅,而是舞刀弄剑。他又整天出入陛下身边,万一他哪天神智迷乱,对陛下有什么不良的企图,那是防不胜防啊。”

周矩要求提审薛怀义,看他到底有无野心与阴谋。周矩这番话果然奏效,武则天深以为然。或许是她当时也正在生薛怀义的气,就批准了周矩的请求。

周矩刚刚回到御吏台,薛怀义就骑着高头大马赶了过来。人虽然来了,但他的派头实在过于夸张,根本不像是一个犯罪嫌疑人来接受审问。他进门后并没有跪地受审,而是在大堂上直接摆了一张床,下了马直接往床上一躺,袒胸露腹,嚣张至极。

薛怀义压根儿就没把坐在堂上的周御史放在眼里,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嘲讽之色。

周矩气坏了,招呼手下过来,就要把薛怀义押上公堂。还没等御吏们动手,薛怀义从床上一跃而起,然后飞身上马,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