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立匡复的牌坊,干称王的勾当(第6/6页)

士兵们开始后悔他们错误的抉择,就在这时,李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倒戈相向。他趁李敬业酒酣熟睡之际带领士兵潜入营帐,轻松地杀了李敬业、李敬猷以及李敬业的妻儿老小,李敬业之乱最后以一个荒谬的结局来收场。

为了自己有一条活路,王那相砍下了二十五颗脑袋作为见面礼,拎到李孝逸军前投降。其余唐之奇、魏思温、韦超、薛仲璋等人逃散,也分别被李孝逸部下捕获并处死。

大才子骆宾王自匡复军失败之后,就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一桩历史悬案。《资治通鉴》说他与李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他投江而死,《新唐书》说他隐姓埋名流亡天涯。这样一个传奇才子,以突然蒸发的方式作为人生的结束,是最符合他性格的做法。

后来中宗复位后,心里还是感念匡复军这帮兄弟,曾下诏广求骆宾王的文稿,竟得数百篇。

由于时间短促,李敬业的叛军未能形成大气候。待到大将军黑齿常之带援军赶到江都,乱党早已肃清,不劳烦他动手了。

武则天随后下令,尽杀李敬业(李氏)宗族。只有那个不降叛贼的李思文没有被连坐,并且因功官拜司仆少卿,后来又升了春官尚书。

武则天专门召见了这个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着坚定立场的老人,当面褒扬他:“李敬业不是要把你改姓武吗?那么今天我就赐你姓武了!”

自从李敬业占据扬州,向天下宣布匡复义举后,前后不过四十多天就结束了。李敬业当初的豪言壮语,也成了自娱自乐的笑话。就连这次直接卷入战乱的三州,除一部分之外,其他都保持了相当的平稳,天下依旧平静,没有丝毫动摇。

可叹的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勣立功三朝,功勋赫赫,最终因孙子李敬业掀起的一场滔天巨浪,自己也被从地下扒了出来,一代功勋之臣横遭鞭尸。更不幸的是,整个宗族之人被诛杀,只留下李思文一脉。

李敬业失败的原因,除了武则天所处的地位优越之外,还在于那些反对武则天的人,他们的行动并不一致。他们的利害关系相互矛盾,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同是临朝称制的批判者,刘仁轨的态度与裴炎就不一致;同是想以武力批判临朝称制者,李敬业与裴炎就不一致;同是公开宣称以武则天为敌,李敬业与魏思温就不一致;同是主张武则天让位于儿子,裴炎和刘祎之就不一致。

当武则天要诛杀韩王、鲁王等李唐皇族子弟时,刘祎之对此表示沉默,而裴炎却极力反对;裴炎下狱之后,刘祎之也没有出面证明自己的战友不是谋反者。

就算在同一个人身上,前后表现也是判若两人。刘仁轨刚开始时批判临朝称制,随后却冷眼旁观,默认了眼前的局面。李敬业刚开始打着匡复李唐的旗帜,后来却采纳了薛仲璋的意见,妄图南下割据。

武则天却是一个始终坚定的权力之王,她前后采用的策略虽然有所变化,但变化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维护临朝称制。同处于历史的旋涡之中,武则天头脑冷静,李敬业则徘徊于义利之间,当叛军内部就西进与南下问题发生争执的时候,李敬业做出的是错误的南下决策;而在洛阳城内军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争执中,武则天做出了正确判断,坚持军事解决。

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武则天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然后朝着那个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行;而李敬业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在什么地方,只是盲目地上演了一场沸沸扬扬的闹剧。

当尘埃落定,海内既平,武则天的声威犹如日月凌空,时势无法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