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征服蒙古高原(第5/7页)

慕容垂早已想好一条声东击西之计。距离黎阳四十里另有一处渡口,名叫西津口。慕容垂下令移营西津,制作牛皮战船一百多艘,船头站满士兵,逆水而上。翟钊远远望见,以为慕容垂想从西津渡河,急忙引兵赴西津防卫。慕容垂暗中派遣将军慕容镇从黎阳渡口连夜渡河,天刚放亮,防御工事构筑完毕。翟钊发现上当,急忙返回,攻击慕容镇大营,后燕军坚守不战。丁零人往来疲惫,燕营攻不下来,只得退却。

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农率军从西津渡河,慕容镇从大营中杀出,东西夹击,丁零人大败。翟钊撤到滑台,携带妻子儿女,收集残兵败将,北渡黄河,进入白鹿山打游击。慕容农对慕容镇道:“翟钊无粮,不能久居山中,我们假装回兵,等他下山之时,再发起攻击。”燕军退走,留侦骑观察动静。翟钊果然下山,慕容农回军掩击包抄,丁零军队投降,翟钊单骑逃往西燕国都长子。慕容永封翟钊为车骑大将军,一年后,翟钊谋反被杀,发源于贝加尔湖的丁零人建立的翟魏政权短短四年便宣告灭亡。

昔日前燕国拥有今河北、山东、山西全境和辽宁、河南一带,慕容垂的复国大梦只剩山西一境。

公元393年(北魏登国八年)秋天,慕容垂来到邺城,大聚文武,欲乘战胜翟魏的东风征伐西燕。诸将均不同意:“慕容永并未挑衅边境,我军连年征讨,士卒疲惫,不可再动干戈。”只有范阳王慕容德支持出兵:“慕容永国之枝叶,本非太祖嫡亲,妄自称帝,迷惑视听。只有将他除去,才能统一我大燕民心,士卒虽然疲惫,又岂能罢手!”

时年六十九岁,满头银发的慕容垂仰望雁阵行行的淡云高天,秋风劲吹、红叶纷飞之中目光灿灿,发下豪言道:“我虽然老了,但是拍一拍口袋,即使剩下的这一点点智谋也足够对付他们,总不能把这个贼子留下来拖累子孙。”(吾虽老,叩囊底智,足以取之,终不复留此贼以累子孙也。)

后燕与西燕以太行山脉为分界线,门户就是太行山的五处隘口,西燕依靠雄关进行防御。慕容鲜卑的两大高手在太行之巅展开较量。太行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场战争胜负的结果告诉我们,再险要的地势也不足恃,赢得战争靠智慧。

慕容垂调集燕军主力步骑七万分两路伐西燕,第一次战役爆发。张崇出井陉关,向晋阳进发;平规攻沙亭(今河北临漳西南)。慕容永命尚书令刁云、车骑将军慕容钟统率大军五万防守潞川。

次年二月,第二次战役再次打响。慕容垂留慕容宝之子清河公慕容会镇守邺城,征调后燕国地方部队,扬言兵分三路再次进兵。慕容楷出滏口,慕容农出壶关,慕容垂自领一军出沙亭,大造声势,各军准备就绪。针对后燕的军事部署,慕容永马上分兵遣将,严兵拒守滏口陉等隘口。以台壁(今山西黎城西南)为总后方聚积粮草,补给各军,派小逸豆归、王次多、勒马驹三将率兵一万保卫。

后燕三路大军集结邺城西南,一个多月不进兵。慕容永心中疑惑,慕容垂老奸巨猾,三路伐人,虚张声势不进兵,肯定另有所图。想到太行陉道路宽阔,怀疑慕容垂声东击西,派人偷渡太行陉或轵关陉。慕容永悉数召回滏口陉诸道兵,屯于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封锁太行陉路口。

慕容永奸诈,但不及慕容垂老谋深算。慕容垂一个月按兵不动,就是要给西燕人造成一种迂回进兵的假象。得知慕容永撤掉防守滏口的兵力,慕容垂亲引大军出滏口陉,攻入天井关,进逼西燕屯粮重地台壁。慕容永慌令大逸豆归救援台壁,平规将其击败。小逸豆归出台壁讨战,被慕容农打得大败。后燕军斩勒马驹,擒王次多,小逸豆归逃回城中,后燕军把台壁团团围住。

慕容永知道上了慕容垂的当,咬牙切齿,令镇守潞川的大将刁云、慕容钟回援台壁,召轵关诸军还长子。刁云、慕容钟为燕军攻势震怖,率众降燕。慕容永气急败坏,尽诛二人妻子老幼,亲提精兵五万杀向台壁。人马进至台壁南三十里处,远远望见旌旗招展,慕容垂亲率后燕军排开阵势,挡住去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慕容永鼓励将士,亲自擂起战鼓,西燕军呐喊呼啸着扑向燕军,慕容垂挥军迎上,两军一阵混战。

慕容垂佯装败退,慕容永纵兵掩杀,追了几里路,事先埋伏的慕容国率领骑兵部队从山涧中突然杀出,切断慕容永的后路。四面伏兵尽起,慕容垂勒兵回战,大破西燕军,斩首八千,慕容永狼狈逃回长子。后燕军攻占台壁,晋阳守将闻讯弃城逃走,后燕军攻克晋阳。

后燕诸路兵马将西燕国都长子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慕容永欲投奔后秦。有人劝道:“昔年石虎伐龙城,太祖坚守不出,卒成大燕之基。今慕容垂七十老翁,厌苦兵革,终不能顿兵连年攻我,当坚城固守,拖垮敌人。”慕容永点头,总不能干等,一面献玉玺于晋廷求救兵,一面告急于魏王拓跋珪。晋魏两国援兵未到,长子城中有将领开门投降,迎后燕军入城,慕容永被擒。慕容垂望着这个敢于挑战慕容鲜卑皇族正统的异类,破口大骂,下令枭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