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火坑也得跳进去

贼马既退,道君太上皇还宫。这一时期的大宋朝廷,洋溢着难得的祥和气氛。然而,“贼”是怎么退的?人家还会不会再来?就没有人费脑筋去想了。

大臣们在忙些什么呢?意识形态建设。大伙都在建议立东宫、开讲筵、斥王安石、置《春秋》博士,等等。

台谏方面所议论的也不过是批判蔡京、王黼之党,人事清理无休无止,尽显出中国古代一贯的政治特色。至于防边御寇之策,反而置之不问。

李纲私底下非常担忧,但现在谁还想听“乌鸦嘴”嚷嚷着居安思危呢?国情如此,一个人、两个人是没有法子扭转的。李纲现在能说了算的,就是他这个“国防部长”本职内的工作。他与同僚许翰拟出了一份调发防秋之兵的报告。

宋朝自开国以来虽然崇文抑武,但是民间尚武风气相当盛行,这与我们后人的想象大不一样。当时各州县都有自发的民兵社团,比如“弓箭社”、“刀弩手”之类。此外还有保甲武装,即基层有组织的民兵。李纲准备把这批力量利用起来,防备秋凉马肥时金军可能的骚扰。这些民间武装力量在河北、河东和陕西一带,共有二十万人。李纲拟把他们派到要害之地,作为辅助防御力量,这样对金人也能起到威慑的作用。

这个建议实际上完全可行。但是交给宰执一讨论,有人说“不须如此”,于是就搁置在那儿了。

李纲又请示,请准许监察御史以上的朝官和在外的监司、郡守、帅臣,各自推荐在用武方面有智略的官员,由枢密院登记姓名,量材录用。这一条,钦宗批准执行了。

李纲还上奏道:目前在京步军有十余万,都隶属于“三衙”(中央军事机构),近年不复操练,士卒骄惰。一旦有事用之,才临时派将佐统领,兵将互不相识,难以打胜仗。李纲提议,应由枢密院选派官员,对在京军人进行训练,编练成固定的队伍,以备战时使用。这一条,起初钦宗批准了,但是殿帅王宗濋等人不高兴。他们认为,兵是归他们管的,现在要交给国防部来管,不是乱了套么,实在有违祖宗制度。国舅说话自有份量,钦宗于是下诏,此举不再实行。李纲接旨后,窃叹:“事之难成也!”

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官场特色:一人有热情,众人泼凉水,至于国家是否受益,没人管了。

不久,少宰吴敏又建议,应设置一个“详议司”,专门检查祖宗法制及近年弊政,凡是应当改革者就逐步实行改革。钦宗一开始也是答应,有诏让李纲、徐处仁、吴敏为提举官,负责这件事。工作刚刚开展没两天,耿南仲便提出异议,一直把这事给搅黄了为止。

吴敏气得上表请求辞官,皇帝又不答应。李纲看不过去,上奏道:“陛下即位于国家艰难之时,应该刷新朝政以慰天下之望。而朝廷懈怠,一日复一日,未闻有所变革,近欲置详议司讨论改革,忽而又罢之。如今边防诸事也很粗疏,物资供应都不能保障。臣以为,对当前爵禄过滥、花费国家财产太多者,应稍加裁抑之,以足国用。此事乃为政事之先。”

钦宗被李纲说动,让李纲把改革建议一条一条写来看。李纲于是奏上三十余事,其内容,最主要的有两项:裁减节度使和改革三省吏治。节度使这一职务本来是大宋初期优待开国勋臣的,俸禄特厚。因当时人数较少,这项支出也不多。但如今因为血缘、亲戚关系得到这个官职的一年比一年多,国家不堪负担。李纲建议:今后除有边功者外,都应该换授普通官职,以抑其滥。

另一项改革建议是关于三省堂吏的转正问题。开国之初,吏转官只到正郎职务为止,后来渐渐可以转至中奉大夫了。李纲建议,今宜复祖宗之制。

对李纲的这些建议,钦宗都非常同意,下诏交给三省去办理。殊不知,李纲的这个“改革建言三十条”可不是一般的建议,拿今天的话说,是触及了改革的深层问题,触犯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来自反对派的反击相当的冠冕堂皇。没过几天,在京城的通衢大道上,忽然有人贴出公告,白纸黑字写着:“知枢密院事李纲奏请裁减以下各项官职……”同时又在东华门贴出公告,说:守御使司给诸军的“卸甲钱”(慰劳费)多寡不均,皇上特批再补充下发一笔。

李纲闻之,惊骇莫名。这第一个公告泄露了朝政机密,等于让他成了众矢之的。第二个公告就更是扯蛋,因为守御使司还没开始发放卸甲钱呢!李纲连忙去打听内幕消息,原来是宰执中有人密告皇上说,李纲太得京城军民之心了,怕有所不测,因此用这个方法离间之。李纲大为忧惧,心想这一来,自己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他正想乞求罢官时,刚好守御使司申请补进“武副尉”(武官职名)二人,上报了一个申请报告,皇上批出的批语里竟有“作福作威,大臣专权,断不可长”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