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父子皇帝之间的调解使(第2/6页)

将士们接到退兵令,无不惋惜,都痛骂李邦彦是误国奸贼!

东路的宗望在宋大兵逼迫之下撤走了,但是西路的宗翰还在搞鬼。他听说宗望得了大批财物归国,心生羡意,便也遣使向大宋索要金银。宋此时腰板已硬,当然不答应。不仅如此,还扣留了宗翰的使者。宗翰没尝过宋军的厉害,立刻来了脾气:你不给,我就来抢!他带兵绕过尚未攻下的太原南下,很快就攻破了隆德(今山西长治),逼近高平(今山西晋城)。

大宋的一班宰执又慌了,“朝廷震惧,恐其复渡河而南”。大伙就责备李纲,不该尽遣城下之兵去追宗望,现在哪还有兵去抵挡西边一路。

李纲不服,答道:“宗望之师既退,自当遣大兵护送,并无不当。再说当初也不曾想到宗翰能来。且宗翰之师虽来,闻宋金既和,亦当自退,必无复渡河之理。又太行之险,已遣统制官郝怀,领兵三万屯河阳,控扼险道,决无他虑。”

李纲料定宗翰只是想敲诈,他这一路想打到汴京不那么容易。此时的钦宗,手下有二十万勤王大军可调遣,正是胆气最豪的时候。他也被金人的贪得无厌激怒了,不用人劝,就下了开战诏书,声称“朕唯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这显然是受了李纲立场的影响。在宣布迎战宗翰的同时,还罢免了议和派大臣李邦彦和曾经担任议和使的李棁、李邺、郑望之的官。又任命种师道为河北宣抚使,进驻滑州,为汴京的屏障。任命姚古为河北制置使,援救高平;任命种师中为副使,增援三镇。

姚古一路不辱使命,顺利收复了隆德,兵进太原。宗翰这才知道大宋已经缓过劲儿来了,不敢接战,率主力撤了。

东边宗望一路,撤至三镇地面,在准备按协议接收三镇时,三镇诸将一个也不交出政权。宋的跟踪大军又一直盯在后面,他也只好撤离宋境。

大金东、西两路大军折腾了一回,寸土未得,都回去了。

可惜的是,李邦彦在被撤职前所提出的建议,仍在执行中,钦宗以金字牌追回跟踪金军的各路人马。其时诸将之兵跟到邢、赵间,与撤退的金军相距只有二十余里了。金人闻宋朝大兵将至,不知多寡,都吓坏了,匆忙逃跑。但是就在此时,班师诏到了,诸将只好率军退回。

李纲听说后,痛惜不已,在钦宗面前据理力争。钦宗这才有旨,让诸将继续跟踪。朝廷命令前后矛盾,一来一往,耽误了很多时间,但宋军还是在滹沲河追上了金军。不过,这次将士们知道朝廷决策犹豫不定,也就没了心思,不再有出击之意,只是远远跟着护送而已。金人见此,知道愚蠢的大宋又犯老毛病了,都转忧为喜,放胆旁出抄掠,一直骚扰到深、祁、恩、冀一带,撤离速度大大放缓。能够给金军一个教训的大好机会,就在钦宗的犹豫不决中永远丧失了!

这一时期,经过汴京民变风波,朝政上倒还有所刷新。闹事的时候,李邦彦、蔡懋、王孝迪、赵野为国人所斥逐,皆藏匿不敢出,纷纷上表,乞求罢免。钦宗一开始没答应,但不久便罢去了李邦彦、蔡懋、宇文虚中等人的职务,只给了闲职,把他们逐出了行政中枢。同时提拔了在事变中“有功”的吴敏为少宰,李纲为知枢密院事,耿南仲为左丞。对待三镇的处置,朝廷的新班子经过商议,做出决定,认为三镇不可割,如有军民为国家坚守不放弃的,即遣使与大金再议,以租赋归大金,领土主权不变,以保祖宗之地。

这个决定多少保持了一点国家尊严。

叙述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宕开一笔,介绍一下前朝“六贼”的大结局。金军入侵,闹得大宋人仰马翻,这与“六贼”的倒行逆施脱不了干系。钦宗即位后,也知道民意不可欺,便仗着年轻人的一股锐气,先后收拾掉了“六贼”,算是替臣民们出了一口恶气。

靖康元年正月,在陈东第三次上书后,钦宗就对“六贼”开始下手了。先是将朱缅放归故里、王黼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今湖南零陵),同时将李彦赐死。

钦宗对王黼有私怨,自然不放过他;但王黼是前朝重臣,公开除掉不方便,钦宗就在押解他的途中,命开封府派人将他杀死,取走首级,然后托言为强盗所杀。

京城百姓听说王黼暴死,都欣喜若狂,纷纷涌进他的宅邸中抢劫财物,共抢走绢七千余匹、钱三十万缗。官府对此也听之任之——谁愿意给失势的坏人作主?

几天后,钦宗又下诏,指责梁师成与王黼朋比为奸,贬梁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安置在华州(今陕西华县),押送之日,还没他等走出开封府地面,就在半路上将他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