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储位之争(第10/16页)

李佑在狂笑过后,令人摆酒宴庆祝他的“建国”……

李佑和燕弘亮喝得酩酊大醉,不管不顾,可他身边那些稍微清醒点儿的人却全都意识到,齐王李佑叛乱是在找死。甚至觉得,李佑的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只是因为胆怯,只是在用酒精麻醉自己,以驱散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是呀,如果不是恐惧和害怕,为什么只“守”,不“攻”呢?当然,也不是他不愿意攻,而是没有能力去攻。别说他们攻进长安了,就是离开齐州一步,很可能面临的就是被杀。可是,龟缩在齐州就能活吗?当然不是,只是延长一下被杀的时间而已。

李世绩率兵还没有到达齐州,只是到了齐州附近,曾经由李佑掌管的青、淄等州的士兵已经在殷切地等待着朝廷派兵来了。那时候,虽然他们也收到了李佑起兵的檄文,但却无人响应。别说其他州县了,就是齐州很多将士也不愿意跟随李佑起兵谋反。

“听说陛下派李将军率兵前来平乱!”一士兵对齐州兵曹杜行敏说。

“是呀!”杜行敏高兴地说,“叛乱很快就会被平定的!”

李佑起兵时,杜行敏惊恐万分,生怕殃及自己。如今是太平盛世,有多少人甘愿冒这风险呢?何况依李佑的兵力,根本不可能谋反成功。即便谋反成功,李佑的执政能力,他们也不敢苟同。

“你们想不想立功!”杜行敏问手下。

“想!”众手下说,“可要怎么立功呢?”

“很简单,在朝廷军到来之前,我们抓住叛乱者!”杜行敏说。

“可是……叛乱者是齐王。”有人害怕地说。

“什么齐王。叛乱之前他是皇子,是大王,叛乱后他就不是了,只是个叛贼。”杜行敏说,“你们干不干?这可是升官发财的好机会!”

“干!”手下想了想,大声说。

于是,在李佑自封帝不到半个月的时候,杜行敏带着他的手下,悄悄围住了李佑等人,将他们围困在吃喝玩乐之地。

喝得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李佑和燕弘亮,在从阴弘智那里得知,兵曹杜行敏背叛了后,顿时清醒过来。

“反了!反了!朕要杀了杜行敏!”李佑慌恐又愤怒,大叫道。

“还是先保护自己吧!”阴弘智冷冷地说。他也后悔了,当然不是后悔谋反,而是后悔和这个既无勇也无谋,更没号召力的外甥一起谋反。

一听阴弘智这句话,燕弘亮最先反应过来,开始全副武装起来。看着燕弘亮身穿铠甲,手拿弓箭,李佑这也才慌忙换上铠甲,躲在室内不敢出去。

“叛贼李佑、燕弘亮、阴弘智,快快投降!”杜行敏在外面大声喊。

“反了!反了!”李佑歇斯底里地大叫着。试想一下,一个小小的兵曹,竟然喊自己的名字,李佑不歇斯底里才怪。

“快!快把杜行敏给朕抓起来!”李佑冲燕弘亮和阴弘智大声说。

“抓他?他们那么多人,咱们出去是送死,还是躲在这里安全!”阴弘智依然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你!”李佑愤怒地看着阴弘智,“都是你!是你让……让本王谋反的,都是你!”

“我怎么会想到,你……你的手下会这么没用”阴弘智冷笑一声说,稍停又说,“没用倒也罢了,还背叛你!”

“完了!完了!”李佑将手里的弓箭一扔,瘫倒在椅子上。

杜行敏和李佑形成了对峙局面。杜行敏在屋外,想等他们出来抓他们,可从黎明到中午,李佑等人都龟缩在里面,别说出来了,就是露个头都不会。

“怎么办?要不要我们冲进去?”有士兵问。

杜行敏摇了摇头,他想,如果冲进去,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要是李佑趁乱被杀,自己很可能就说不清了。虽然李佑谋反,可毕竟是皇上的儿子。

“不急!”杜行敏沉思片刻,突然心生一计,对身边的人说,“你去点个火把来。”

火把拿来了,杜行敏接过火把,又令人在墙根处堆了些柴火,然后朝屋内喊道:“李佑你听着,你以前是陛下的儿子,如今是朝廷的罪人,我杜行敏此时是在为朝廷除叛贼,再不出来投降的话,我们可要放火了。”

杜行敏说完,就要将火把往那堆柴火上扔。

李佑和阴弘智等人一听都怕了。特别是李佑,他想,如果真的放火,他必死无疑,而如果他投降的话,他的父皇看在父子情分上,说不定会饶了他,留他一条性命。于是隔着窗户朝外面喊:“不是本王不出来,是担心你们伤了我们的性命!”

“只要你们投降,我杜行敏保证不伤害你们!”杜行敏喊。

李佑、阴弘智、燕弘亮在互看一眼后,决定投降。

当李佑、阴弘智、燕弘亮等人出来后,李佑由于是皇上的儿子,阴智弘是皇上儿子的舅舅,士兵们不敢动,只将他们捆了。而那燕弘亮他们就不怕了,全都一拥而上,不仅将燕弘亮暴打了一顿,而且还剜去了他的眼睛,打断了他的腿,场面惨烈。就是这样,士兵们还是没有放过他,将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