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治(第12/23页)

“皇上自让那魏征参加宰相议事,我就觉得皇上太看重这魏大人了,于是想提醒一下皇上,别被那魏大人骗了。于是就说,‘那魏征确实有几分才能,可从他过去,先后跟李密、窦建德、息隐王(李建成,李世民继位后追封的)上来看,此人缺少忠诚,也没什么建树,如果真有建树,他跟的这些人怎么都失败了呢?’”

萧瑀一听封德彝这话,看封德彝的眼神就复杂起来。心想,这人还真是个小人,如果皇上问起我来,指不定他又会说出什么坏话来了。

封德彝本以为他说了那番话后,萧瑀会叫好的,谁料萧瑀却没说话。他心里没谱了。犹犹豫豫道:“萧公难道就不想知道皇上说了什么吗?”

萧瑀眯着眼,看着封德彝说:“老夫想,尚书大人一向擅长猜帝心意,通常皇上喜欢什么就会说什么,可这次……你猜对了吗?”

萧瑀这话里,就全是讥讽的意味了。封德彝虽然听出了却并不生气,而是哈哈大笑起来。

“非也!非也!萧大人!萧公啊!萧公对我封德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此次我虽然知道帝心,可偏偏没按帝意说,知道为什么吗?”

“别卖什么关子了,快说吧!”萧瑀不耐烦了,皱眉道。

“皇上太信任魏大人了。”封德彝说完,稍停又说,“在我说了那番话后,皇上竟然说,那李密、窦建德和李建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听魏征的。听听!听听!皇上的意思是,如果李密、窦建德、李建成当时听了魏征的,那结果就不一样了。那些人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听魏征的。”

“哈哈哈哈……”萧瑀先是一怔,接着大笑起来,笑完后又一脸严肃地说,“这么看来,皇上对魏征是绝对信任,那我们还拦着干什么?任皇上把那魏老儿当亲信吧!免得皇上觉得我们小心眼儿。”

封德彝使劲看着萧瑀,不知萧瑀这番话是真话还是反话,犹豫了一下,这才又哈哈大笑两声说:“萧大人只说对了一半。”

“此话怎讲?”萧瑀问。

“咱们拦得着住吗?即便那魏大人是个……我们也拦不住,那可是皇上啊!”封德彝声音小得只有他和萧瑀能听到。

“是呀!现在明白为什么中书令(房玄龄)和兵部尚书(杜如晦)能立首功了吧?”萧瑀说完,甩开膀子走了。萧瑀的意思是,魏征现在会被唐太宗绝对信任,都怪那房玄龄和杜如晦,如果不是他们极力推荐,魏征怎么可能进入权力中心?

萧瑀对魏征的不服气,又怪罪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上。

封德彝却笑了,看着萧瑀的背影,大声说:“萧大人说得是啊!”

封德彝脸上的笑容,一直延续到萧瑀的背影完全消失,这才收起脸上的笑。顿时,面若冰霜。

封德彝的心情确实比萧瑀还差,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重用,已经够让他嫉妒的了,现在又多了一个魏征,他的心情能好得起来吗?

唐太宗每重用一个人,他封德彝被重用的机会就会被减少一下。这就是他的逻辑。可又能怎么办呢?皇上都亲口说了让他们放权给魏征,不管他封德彝和萧瑀心情多么不好,多么不甘心,多么不愿意,他们都必须这么做。

“唉!”封德彝长长叹了口气。

之后,尚书省里,萧瑀和封德彝就只负责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具体实施全落在了魏征一人的手里。也就是说,魏征虽然在尚书省的职务比他们二人低,但因为是执行者,而且有决定权,反倒比他们的权力还大。再露骨一点儿的说法就是:萧瑀和封德彝在尚书省被魏征架空了。

这让萧瑀和封德彝都无法接受。很长一段时间,萧瑀都沉浸在失落中,为人处事皆认真固执的他,觉得皇上之所以让他们将尚书省的事交给魏征来做,就是嫌他们的能力不够。为这“能力不够”四个字,他纠结了很长时间。

“老了!老了!老了啊!”萧瑀时常在深夜,睡不着时,便会发这样的感慨。

萧瑀对这种变化只是陷入到了失落和纠结中,可封德彝就不一样了。他一连很长时间都在回味唐太宗召见他和萧瑀时说的那些话。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说每句话的语气,他都反复琢磨,他突然觉得,皇上之所以缺位尚书省尚书右丞的位置,很可能也是为了给魏征扫清障碍。

给魏征扫清障碍了,就是在给他封德彝制造障碍。封德彝绝对不会就此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