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治(第14/23页)
“这……这可怎么办?要不要再送去尚书省?”侍官问。
高士廉瞪了侍官一眼,意思是,这还用说吗?
“要不要说点什么?”侍官又问。
“这还用说吗?这可是圣上的诏令!”高士廉白了侍官一眼,“这样的事还要翻来覆去地问吗?”
侍官脸一红,急忙拿着诏令出去了。高士廉等侍官离开后,再一想刚才的事,还是忍不住大笑起来。随后又想,这魏征难道不怕我将此事汇报给皇上?此事若汇报给皇上,皇上又会怎么做呢?
魏征还真是不怕,怕他也就不那么做了。不过,有个人却眼巴巴地等着,等着高士廉将此事汇报给皇上。如果高士廉不汇报,皇上怎么知道魏征违皇令?不知道魏征违皇令,又怎么治魏征的“大不敬”(藐视皇上的罪)?不治魏征的“大不敬”,他封德彝的圈套不就白设了吗?
可让封德彝没有想到,也让他失望的是,高士廉确实没有将此事汇报给皇上,而是将诏令又送去了尚书省,直接给了魏征。
看来,这次的圈套白设了,封德彝想。他觉得,当诏令再次送到魏征手里时,魏征是不敢再坚持不执行的。可他失望没多久,希望又来了。他得到消息,魏征第二次将诏令退回给了门下省。
“哈哈哈……好!好!马上就有好戏看了!”封德彝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看来,还真有不怕死的。”
封德彝准备看戏。
高士廉第二次看到被尚书省退回来的诏令时,已经不是哈哈大笑了,他哭笑不得。心想,这魏征,确实不要命了。上次你退回给我,我没给皇上汇报,是想给你机会,给你台阶下,结果你还不要。
“这位魏大人也太不把大人看在眼里了吧!”侍官说。
“哼!”高士廉冷笑一声,“这可不是将不将本官放在眼里的事,他这么做,是不将皇上放在眼里啊。”
“那……要不要报给大理寺……”侍官讨好地说,“把那魏大人抓起来,违背皇令他……”
高士廉瞪了他一眼。
“多嘴!这事论得着你说三道四?”
“下官知错!”侍官忙说。
高士廉没理侍官,再又看了看那诏令后,突然心生一计,拿着诏令去了中书省,将诏令拿给了房玄龄。
“高公,这……这怎么回事?”房玄龄茫然道,“莫非起草的有问题?”
“按理说嘛,没问题,只是发到尚书省又给退回来了!”高士廉说。
“哦?”房玄龄拿起诏令,仔细看过后说,“是谁退回来的?魏大人?”
高士廉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吃惊道:“房大人为什么说是魏大人退回来的?为什么就不是那两位仆射大人退回来的?”
房玄龄笑了,说:“高公啊,这可是皇上的诏令,不要说那二位,就是我们,甚至所有朝臣,肯定都会即刻执行的。而既不执行,还将诏令退回来的,除了那魏大人,我想,朝臣里面,也没有别人了!”
“哈哈……还是房大人了解魏大人!”高士廉笑着说完又道,“知道吗?这可是他第二次退回来了。你说,他是不是仗着皇上宠信,越来越放肆了?”
房玄龄笑笑没说话。
“也是,一个谏议大夫被皇上破格提升,参与到宰相议事中来,他有放肆的资格。”高士廉半真半假道。
对于唐太宗对魏征的“破例”提升,高士廉也是有意见的。
“唉!高公啊!以我对那魏征的了解,他不是什么放肆不放肆,而是不怕死,从来不怕!”房玄龄拖着长音说。
“嗯,不管是不是仗着皇上的宠信在放肆,不怕死倒是真的,看来,我也只有将此事汇报给皇上了!”高士廉说。
房玄龄先是点头,随即又说:“高公,要不再给他送过去?我写封信给他,提醒提醒他,这是皇上的诏令,让他执行就是!”
房玄龄之所以这么做,还真是怕惹怒了唐太宗,魏征若以“大不敬”被治罪,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房玄龄觉得,魏征虽然为人处事不近人情,与他们的关系也比较疏远,但却是个难得的治国之才。
房玄龄这么说,高士廉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同意了。
“好吧!再给他次机会。”高士廉说。
(9)
魏征没有领房玄龄的情。他再次将诏令退了回来,同时还回了封信给房玄龄,意思是说,不管是谁,都不能不遵守征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