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治(第13/23页)
“哼!别以为你就能永远得到皇上的宠信!”封德彝冷笑一声说,“当你触碰到皇上的权威了,看皇上还会不会宠信你。”
他决定了,他要找点儿事,好好为难为难魏征,让魏征慢慢挑战皇上的权威……
(8)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以折冲府(唐朝府兵制基层军府总织)的兵源不足为由,向唐太宗上了份奏折,称为了充实兵源,是否能够降低征兵年龄,将征兵年龄提前到中男(16到21岁的男子)?
唐太宗一看奏章,二话不说就准奏了。封德彝心里一喜。
原来,这只是封德彝设的一个圈套。在得知折冲府要募兵后,封德彝曾私底下找过魏征身边的一官吏,用金钱对其进行收买,让他假意向魏征建议,称兵源不足的话,可以将征兵年龄提前(按唐朝府兵制,府兵征兵年龄是22岁到60岁的成年男子),以便得知魏征对此事的态度。那被封德彝收买了的小官吏很快就回话了,说魏征说万万不可,还说募兵年龄提前会影响农田的种植和收割。
“他……真的那么说的?”封德彝心里已经喜不自禁了,但却还是问。
“回尚书大人!真是这么说的!”小官吏说。
“你听他的意思,是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封德彝又问。
小官吏重重点了点头说:“是的,尚书大人,魏大人向来做事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好!你先回去吧!”封德彝说着话,不忘使眼色让人给小官吏了一些银两。
“多谢尚书大人!”小官吏将银两揣进怀里说。
“此事不可向任何人提起!”封德彝又提醒他说,“即便你的家人也不能说。”
“下官并未来过尚书大人的府第。”小官吏是个聪明人,马上说。
封德彝满意地挥了挥手,小官吏这才离开。既然魏征说万万不能降低征兵年龄,那我就偏偏向皇上请示,将募兵年龄提前到中男,哼!我倒要看看,如果皇上都答应了可征中男,你会不会还坚持说“万万不可”?
当然,封德彝希望的是魏征依然坚持说“万万不可”,这样就是挑战皇威了。
就这样,封德彝在假意和萧瑀做了一番商议后,给唐太宗写了那样一个奏折。
封德彝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人心了,自然知道萧瑀不会反对。自皇上让尚书省的大小事务全都交给魏征来执行后,萧瑀做起事来就消极多了,何况还是将征府兵的年龄提前这种小事,萧瑀没有反对的理由。
唐太宗更没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16岁便能单骑救主的他,怎么会对征兵年龄提前有异议呢?他甚至还觉得以前将府兵征兵年龄设在22岁到60岁间有些晚了。因此,不仅当场准奏,还称赞封德彝的提议不错。并当即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随后送到门下省去审议,最后又交由尚书省执行。
起草诏令的是中书令房玄龄,虽然他觉得将征兵年龄改到“中男”有些不妥,可想着是皇上的决定,也便没有说什么,即刻起草。
中书省起草好的诏令很快又被送到了门下省,由侍中高士廉审议。高士廉也没有丝毫犹豫,审议通过,最后送去了尚书省。
尚书省的萧瑀接到后,看都没有看,直接让人送去给魏征。他心里还有气,心想,魏征不是执行者吗?交到他这里来是什么意思?
然而,当“选体格健壮中男检点入军”这行字出现在魏征面前时,魏征的眉头皱了起来。一直以来,征兵年龄都是成男,现在怎么突然成了中男了?莫非是中书令起草时写错了?
“退回门下省重新审议!”魏征说。
“魏公!这是皇上下的诏令!”魏征身边的一个心腹,提醒他说。
“不管皇上有没有下诏令,不符合规定的,都要退回去审议!”魏征的脸冷冷的,没有丝毫表情。
“可是……”
身边的心腹还没说完,便被魏征一个凌厉的眼神堵回去了。那个被封德彝收买的小官吏,在旁边看到了,很快就意识到,这和封德彝让他给汇报的事情有关。忙不迭地汇报给了封德彝,自然又得到了一些银两。
皇上已经下了诏令的,竟然被一个尚书省的谏议官给退回来了,门下省的侍中高士廉看着被魏征“退回”的征兵令,先是愣了半晌,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这魏大人,这魏大人可是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高士廉笑过后,脸又一沉,“他这胆子也太大了吧!仗着皇上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