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16/21页)
从展开填河与反填河的战斗以来,各壁城上的守军都打得十分英勇。金人白天不能取得进展,就利用黑夜偷偷地填。在西、北两壁防守的宋军大将姚友仲传令到处点起火把,放在铁盆里,悬到城外,察照金军的行动。一发现有情况,就先发制人,猛施炮弩,使金人的洞子没法逼近河边,多次破坏了他们的填河行动。姚友仲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后来就在四壁推行,实行分段察看。
前一夜,提举南壁守御的文官中书舍人李擢在南薰门城楼上与宾客酣饮,喝得大醉,竟在城楼上睡着,守城军士也都懈怠了,没有及时发觉城下金军的活动。及至天明,护城河已被填没一半,势成燎原。现在即使御驾亲临,也没有办法阻止它继续填河。
当下吴革和何庆彦商量了一下,形势已急,除了开城一战以外,别无他法。何庆彦立刻点齐两千名精锐,他与吴革各领一千名,开城杀出。何庆彦补过心切,他一马当先,大声呐喊,直往填河的金军冲去。银术可猝不及防,竟被他冲退数十步,在冰凌泥淖中,也有许多金军被杀。何庆彦利用金军已经填实的一段河道,趁势冲上去,把那些挤着、挨着还来不及撤回去的洞子推倒了几辆,然后整队而归。
银术可集合败卒,整队再至,忽见吴革在城下摆开阵势,一面保护城门,一面接应何庆彦的前军,队伍十分严整。另在沿河之处,推出几十辆铧车,每辆铧车上都装着一床床子弩,弩士持满以待,单看吴革手中的红旗一落,就要发射。银术可不敢造次追赶,也不敢继续填河,双方相持一会儿,他就收队而归。这里何庆彦与吴革目送金军全部退回了,再缓缓入城。
这一仗,何庆彦、吴革以两千名锐卒,背城一战,有死无生。依赖他们的过人勇气居然打败金人数万之众,杀伤了女真兵一千余名,焚毁洞子、鹅车十余辆,迫使女真名将银术可收兵而退,可真是围城以来的一次奇捷。
论功行赏,官家当场授何庆彦以保州承宣使之职,吴革等也得到相应的优赏,连带有罪的李擢,处分也减轻了,只降官两级。
官家第三次巡城打了一个胜仗,不让银术可继续填河,心里高兴,可是他的最后一个措施是错误的。军法严厉,在自己汛地上失职,让敌人占到便宜,按律必诛。官家一时心慈手软,轻罚李擢,由于这一失出,以致后来各处护城河都被填河,对失职人员不能以军法相绳,很快就影响到以后几天战局的发展。
8
东京人对渊圣皇帝是爱戴的,他做的任何一件好事都没有被人冷淡、遗忘过。
宣德门上书时,开封府尹王时雍、殿帅王宗濋等气势汹汹地调集了一支骑兵,把二三十万人民团团包围起来,单等圣旨一下,就要来个“草薙禽狝”,血染广场。是渊圣的一句话、一道圣旨,把这场流血惨祸制止了。在当场,他们谁也没有害怕死,到事后,每个人都不忘记他的再生之恩。
蔡京、童贯、王黼等六贼,横行了二十余年,老百姓对他们“家家有刻骨之仇,户户积难平之愤”。当他们气焰熏天的时候,谁敢去碰他们一根汗毛?又是渊圣皇帝把他们一个个地贬了、杀了,为人民出了一口气,大快天下之心。
这些功德,载入人民之口碑之中,铭刻在人民的心版上,谁又能忘记?
第二次围城以来,渊圣已多次巡城,人们喧传说他在雪浆泥淖之中骑马步行,登上城楼,不但把肩舆撤了,内侍为他布下的障泥,他也不要。他撤下御膳,与士兵同进伙食,还就杀贼有功的士兵手里干了几杯酒。人们还传说他亲自在南薰门射弩发炮,一次战斗中杀伤金虏数千人。另外一次则亲挽御弓射死敌虏统帅大太子粘罕,后来又被更正说,射死的不是大太子粘罕,而是四太子兀术。四太子兀术是金虏中最凶悍的贵酋,年初时曾在东水门外杀死无辜百姓数千人。如今官家亲自把他射死了,也是为那批死者报了仇。
所有这些真的或者假的消息都像生了脚、长了翅膀飞快地在京师流传,赢得人民的称赞。特别有一次,渊圣巡行万胜门回来,因雪地过滑,他从马上摔下来,摔伤了肋骨。据目击的老百姓说,他躺在软椅里,面色苍白,不时皱起眉头,表示痛得非常厉害,不过他还用手指指万胜门那个方向,不放心城下正在展开的一场厮杀。这个消息竟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前往宣德门焚香顶礼,叩阙问安。这块宫廷广场,曾经是人民伏阙请愿对官家有所争论的地方,现在却成为老百姓对他表示关切、向他致敬的场所。这样持续了两三天,直到内侍出来传旨说“朕安,百姓勿念”,老百姓才恋恋不舍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