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5/8页)

张幼林目瞪口呆:“啊?”

庄虎臣站起身,在铺子里踱着步:“谈先生还留下一句话,‘大丈夫岂暇与浣花女子同涉人齿牙’,这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哪儿能像浣花女子似的被人嚼舌头根子。留下这句话,谈先生袖子一甩,扬长而去,谈笺,从此绝版矣!”

“这谈先生怎么这么想不开呀!”张幼林惋惜着,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张喜儿突然插进话来:“掌柜的,不对呀,我见过谈笺,这琉璃厂的南纸铺,好几家都摆着谈笺呀?”庄虎臣“哼”了一声:“那是赝品,赝品!要真是谈笺,谁还舍得卖?那可值了银子啦。”

张喜儿心生疑窦:“看着也不错啊。”

“那是在纸上涂了色和膏粉做成的,当时看着好,时间一长,粉就掉了,那个寒碜!唉,是仿造不得其法呀!”

“师傅,您说,这谈仲和多好的买卖,没人争没人抢的,他怎么说毁就给毁了呢?”张幼林百思不得其解,庄虎臣又坐回到椅子上:“这人间事儿,可不是你我能够揣度清楚的。”

张幼林凑上去:“师傅,我琢磨着,这谈笺恐怕还有实物传世,谈仲和既然卖出过不少,也许还有人保存下来吧?”

“那就等着吧,如果真正的谈笺还在,就早晚有现世的那一天,杨大人不是说了吗?谁能得到它,要看缘分了。”

这几天时局动荡,加之霍震西订的货也已经备齐了,张幼林心里惦记,就来到了盛昌杂货铺。刚一迈进门槛,马掌柜就快步迎上去:“哟,这不是幼林少爷吗?可有日子没见了。”

“马掌柜,我霍叔在不在?”

“真不巧,他不在。”马掌柜环顾左右,然后压低了声音,“不瞒您说,我这儿也正找他呢,霍爷不知赶上啥事儿了,已经好几天没露面了,我都快急死了。”

张幼林一惊:“霍叔会不会出什么事?”

“谁知道呢,唉,官军在城里大搜捕,我这心里是七上八下的,但愿别出事。”马掌柜显得忧心忡忡。

从盛昌杂货铺里出来,张幼林心里就琢磨上了:霍大叔能去哪儿呢?正想着,忽然听见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张继林穿着一件旧式长袍从后面追上来。张幼林有些诧异:“哥,你怎么这身打扮,你平常不是总穿制服吗?”

张继林紧张地四处看了看:“幼林,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同文馆停课了,有几个教习也被抓了,说是新党,衙门里的人说了,京师同文馆是新党的老窝,抓走的这几位是明的,还有暗的没抓呢,同学们吓得都不敢穿制服了,生怕被当成新党。”

“教习们没说什么时候开课吗?”

“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开课呢?被抓的人还不知是死是活呢!”

张幼林叹了口气:“唉,眼看都快毕业了,谁知道就赶上这事儿了。”

“幼林,你没事别在街上晃悠,兵荒马乱的,还是在家待得踏实。”张继林嘱咐着。

“我回铺子里去,你先回家吧。”

张继林刚走,手里拎着鸟儿笼子的张山林就从街角拐过来,他一见张幼林就兴奋地喊起来:“幼林,幼林!你干什么去?”

张幼林停下脚步:“叔儿,我是路过这儿,怎么啦?”

张山林凑上去:“你不知道吧?老嚷嚷变法的那帮人这回可全褶子啦。”

“哦,我知道。”

张山林压低了声音:“听说老佛爷翻脸啦,把闹变法的人都抓起来,二话不说就开刀问斩啊,瞅见没有?这满街的人都奔菜市口那儿赶呢,这回有热闹儿看了。”

张幼林这才发现,街上的人流都在朝一个方向涌动,他惊讶地问道:“连审都不审,上来就开刀问斩?”

“那是,审多费事儿啊,一刀下去,万事皆休,走,咱们也去看看……”

张山林走了几步又站住了,张幼林拽了拽他:“叔儿,怎么不走了?”

“我这黄鸟儿该喂了,算啦,我不去啦,咱不能光图看热闹就把鸟儿饿着呀,幼林,你自己去吧。”

张幼林跺着脚:“哎哟,我的叔儿哎,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惦记着鸟儿?”

在菜市口刑场,男女老少已经把行刑台围得水泄不通,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五花大绑着,依次押下刑车。

监斩官、军机大臣刚毅坐在太师椅上,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死刑犯们。刘光第愤怒地问道:“刚大人,凭什么不加审讯就问斩?”

刚毅并不理睬他,而是拖着长腔:“跪下,听旨……”刘光第坚持不跪:“按大清刑律,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犯人,如果临刑喊冤,都要复审,就算是我辈不足惜,你这么做也有悖于大清刑律,此举何以服人?”

刚毅避开了刘光第的目光,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