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安风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第8/21页)

他,只是用自己的最无奈的方式,在和那个黑暗的时代做坚决的抗争。

建安作家协会

杀了孔融,曹操丞相的权威似乎没人能动了。他趁热打铁,要南下进攻刘表、孙权,企图一统天下。后来的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刘表吓死、荆州失守;刘备战败,和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这一段故事精彩纷呈,英雄各逞其能,被改编成各种故事、电影、小说、戏剧,这儿就不多说了。

208年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定型,曹操虽然南方失利,但是北方基本由他控制。他依旧奉养着形同虚设的汉献帝,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顶峰。

权力越大,曹操就越迫切感觉到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于200年、214年、217年,分别下了三次“求贤令”,希望僚属们能举荐贤能。

没错,邴原看曹操看得很准,他招揽人才,一个原因是“为己所用”,更大原因是怕这些人分散到各处不好管理,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他们都操控在手里方便控制。

所以,曹操对待知识分子,是典型的“以权术相驭”,只是相比其他军阀对士人动辄打杀的粗暴手段,曹操怀柔软化的方法,显然更为高明。后来曹植在《与杨祖德书》中就说,曹操对文士“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使其“悉集吾国”。

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曹操网罗人才,确实意义深远。

首先,他招揽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使得自己的实力远远超出其他军阀势力;

其次,他把文士集中起来管理,形成了著名的“邺下文士集团”——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性质的“作家协会”,按今天的话说,此举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曹操用人还有一个特点,即跳出汉末取士的老套路、老规矩——需要德才兼备、德行优秀者,曹操明确提出“德、才不必兼备”“唯才是举”的口号,也就是说,只要您有才能,德行差点也无所谓。

这样一来,很多能力强但是品行低劣的人被招揽进来;很多不懂儒家经典,却有文艺才能的人被招揽进来;很多只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也被招揽进来,而这三类人,在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汉代,都是被人看不起的。

这种用人思想,直接影响到曹魏政权的统治基础,影响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学术界的思想变化,影响到后来“魏晋玄学”的发展。

不过说到底,曹操取舍人才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对自己忠心、是否对自己有利。在霸业的推进上,一切绊脚石都要扫除,更何况一两个孔融这样的名士呢?所以连“云中白鹤”邴原那样的人,也没法脱离曹操的控制,最终只能用“无言以对、不理政务”这样的方式消极抵抗。

211年正月,建安十六年,汉献帝任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并设立官署,为副丞相。

这个事件比较重要,这儿稍微说一下。

在汉代,负责宫廷警卫工作的,叫作“光禄勋”,就是宫廷禁卫军司令。光禄勋下面又有三名处局级领导,分别是五官中郎将(类似中央警卫局局长)、左中郎将(左翼警卫指挥官)和右中郎将(右翼警卫指挥官)。而“五官中郎将”只负责管辖警卫员,不设官署,他的顶头上司是光禄勋(禁卫军司令),和负责外廷政务的丞相没有半点关系。

到了曹丕这里,五官中郎将隶属丞相,这相当于什么?原来警卫局的警卫员们,都不管皇帝的安危死活,跑去负责丞相的安全了。

其次,五官中郎将设立官署,等于变相增大了曹丕的权力,那么,以后丞相不在的时候,很多事就可以由曹丕代理;丞相累了,政务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给曹丕代理了。曹丕所任的五官中郎将,不仅负责丞相安全,而且是丞相的副手、丞相的办公室主任。

汉献帝基本已被架空,首都许昌地位下降。曹操在打败袁绍后就占据了邺城(今河北临漳附近),曹操长期在邺城,邺城的地位就大大提升。五官中郎将官署自然也设在邺城,这个官署的设立,就等于专门给文武人才们空出了一大片职位,所有曹操觉得有用的人,都可以安排在五官中郎将官署,然后把他们从许昌迁到邺城。这样,许昌逐渐被掏空,邺城则越来越繁荣——邺城繁荣,不就意味着曹操势力的强大吗?

这样的布置,为曹操进一步弄权做了体制上的铺垫。

有了这个铺垫,很多事就好办了。许多曹操看中的文士都被调来这个机构,任“五官中郎将文学”,做了丞相的僚属。一时间,邺下文风兴盛,曹丕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邺下文人集团”,历史上第一个作家圈子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