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安风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第6/21页)

后来孔融做官,屡屡得罪权贵,都因他名望过大而得以保全。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孔融任职虎贲中郎将,相当于御林军统领。

董卓统治残暴,动辄杀人,洛阳城内文武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没几人敢出来反抗,孔融就是那几个反抗的人之一。尤其在废掉少帝、改立献帝的问题上,孔融与之言辞激辩、极力反对!董卓怀恨在心,但又怕落下“杀名士”的口实,就把他迁职为有名无实的议郎,然后又任命他去北海国为相。北海国相当一个郡,在今天山东昌乐西边,那里黄巾军最为猖獗,董卓不敢明着杀他,就想借黄巾军之手杀掉孔融。

孔融任北海相后,起兵讲武,训练军队,主动讨伐黄巾军,并且还修筑城邑、设立学校、举荐人才,时人称为“孔北海”。后来黄巾军果然大肆进攻,包围孔融,孔融请太史慈求救于刘备。刘备听后受宠若惊,说:“呀!孔融居然还知道我刘备!”于是赶忙发兵救援,解了黄巾之围。

再后来,袁绍的儿子袁谭为了抢夺地盘,发兵打败了孔融。

这时候是196年,大谋士荀彧给曹操支了一招,建议把可怜巴巴的汉献帝迎请到许昌安顿。曹操依计而行,汉献帝得以新都许昌,是年,就是建安元年。

这一招为曹操赢得前所未有的声望,天下士子纷纷前来许昌。曹操听说了大名士孔融的处境后,就奏请汉献帝发诏书,征辟孔融为大匠——相当于现在建设部副部长,负责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就这样,孔融又来到了许昌。

汉室倾颓,大家心思各不相同。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冷眼旁观,有人伺机而起,有人悲观绝望。而孔融,则属于真正实心眼操心着急的那一类,他骨子里纯粹是尊崇汉室,希望汉朝国祚能够长久。

所以当曹操奉迎汉献帝到许昌后,孔融还是非常感激曹操的——因为曹操把濒临死亡的汉献帝救了出来,汉祚得以延续。这是当时很大一部分士人的心态,也是孔融积极来到许昌做官的原因。

荀彧给曹操支的这一招确实高妙!

来到许昌后,孔融对曹操的印象还是很好的,认为曹操真的就是大汉肱骨之臣,中兴栋梁之才,为此,他还写了三首《六言诗》,来赞扬曹操的所作所为。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其一)

孔融的六言诗在当时是最好的,直接继承《诗经》《乐府》的传统,直白洗练,凝重古朴。这第一首诗意思很明白,讲的是董卓专权,全国上下官员百姓都心惊胆战、凄凄惨惨。

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其二)

这三首诗有前后顺承关系。第二首就接着写董卓之乱之后的“李傕、郭汜之乱”,通过描写战乱难宁,引出人们都盼望能救黎民于水火的的英雄——“曹公”。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其三)

第三首,就是直接对曹操进行赞美。说从洛阳迁都到许昌,曹操忧国忧民没有私心,甚至为了节省出奉迎天子所需的财物,他都缩减自己的饮食。而跟随曹操的这些臣属,也都非常了不起,支持曹操减少开支的举措。他们虽然能得到俸禄,却根本不够吃喝。每每想到这些以曹操为代表的好人、汉朝的中兴大臣,我都觉得心里好难受啊!

后代许多学者都在考证,说以孔融的个性,不可能写这样的诗歌赞美曹操,这一定是别人的附会。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孔融刚正不阿,对曹操的很多行为都不满意,经常出言讥讽。

但也不排除这确实是孔融作品的可能。孔融和曹操的矛盾,是必然的。一个忠于汉室、耿介不二;一个挟持天子,维护自己的权威,但这些矛盾都是后来的事。孔融刚到许昌的时候,曹操还维系着对汉献帝的尊重,在众人的眼中还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这时候孔融和曹操交好也是很可能的。

从诗中“减去厨膳甘肥”能看出,曹操这时没有太多军粮,为了供养汉献帝,竟然得节俭食物,臣僚还可能吃不饱!汉末军阀战乱,储备一般都不太多,常常是以战养战,军粮什么的就靠掠夺。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曹操在196年以后开始实行“屯田制”,第二年大规模实践,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这也是曹操后来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所以,此刻的曹操,刚安置了汉献帝,尚未曝露野心,孔融自然会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了。因此,若说这三首诗是孔融所作,情理上也还站得住脚。

孔融的“真面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