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南游别记 (第8/13页)

郑奇自然不关心这里产不产宰相,只关心出不出美女,果见蜀女如玉,然之皆比不得丁云,心中更是难耐。

这日心中正在盘算,不觉走到望江楼来,想及唐宁曾在此赋诗,做小弟的怎能不亦步亦趋。

未及登楼,却见一女子正在井边汲水作笺,那女子五十多岁,风韵犹存,身着女冠服,不消说自是闻名天下的女校书薛涛了。

郑奇心中一动,想起丁云提及认识薛涛,如今大媒当前,岂可错过?

郑奇终究是贵门公子,自有办法,次日便带了一份重礼拜会薛涛。薛涛虽然不识他,但她是官伎出身,往来皆是官员文人,熟知政事,自然晓得曾是封疆大吏的郑权,如今他的公子来拜,总要以礼相待。

待得郑奇说明来意,薛涛笑道:“郑公子原来为的是那丁家妹子,这事却有些难处。那丁家妹子眼光可有些特别,富贵人家她却不要,定要有名的江湖侠客。这蜀中多少江湖人物前去提亲,她也是一个都看不上眼。公子虽出身望族,但……”

郑奇笑道:“晚辈也是江湖中人,晚辈师父乃长安大兴善寺的佛光禅师,晚辈自己也是长安剑宫的记名弟子。”

佛光已东渡扶桑,声名不著,长安剑宫却名声响亮,果然薛涛道:“曾听侠书记提及长安剑宫多青年才俊,既如此,洪度便为公子一试。”薛涛字洪度,以此自称。

郑奇心急如焚,等了一日,果然如隔三秋,好容易等到薛涛回来,自然急不可耐打探结果。

薛涛笑道:“洪度已然尽力。丁老爷意有所动,那丁家妹子原是不肯,总算看洪度薄面,给出个条件。”

郑奇急忙询问。薛涛道:“丁家妹子要公子在一月之内,在蜀中作几件侠义大事,起码能上得《侠隐记》剑南道的分册上。”

郑奇挠头道:“这个却难,便日日在路上逡巡,也未必能遇上这等事。”

薛涛笑道:“这等事果然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一则故事专讲那游侠,有一人一心想要做游侠,便每日上街四处拉住行人,问别人有没有不平之事要他管,你想这种事情怎会日日有,人人有?便有也要先去报官去,凭甚么要他来管?好容易遇见两个人斗殴,他上去掺和半日,才知是人家兄弟二人喝醉了酒,怎么管得?”

郑奇点头:“是管不得。”

薛涛道:“寻了十来日,听说南村有数人为猛虎所食,便前去南村,那猛虎又不会等着他,早去的无踪。山深林大,他又不通虎的性情,追踪不着,便日日在村口坐等。等了日复一日,那虎毫无消息,这日刚打了一个盹,偏巧猛虎来了,自然作了猛虎的美餐。却是一个猎户路过,一箭将虎射杀。”

郑奇苦笑道:“如何不是?怎生才好?”脑中一转,道:“敢问女校书,不知这成都周围可有山寨匪窝,说不得只有拚着小命匹马挑山寨了。”

薛涛笑道:“这里平安富足,何来山寨,只有远处金沙江上的盘江洞与川东的柳家寨,不是已被你们长安剑宫平了么?”

郑奇叹气道:“可不是么?阎师兄也不知给我留下一个。”

薛涛不禁莞尔。

郑奇道:“没有山寨,难不成去招惹白道?那不是侠,反成了贼了,罢了罢了。”

薛涛见他垂头丧气,安慰道:“西川山川壮美,郑公子何不出游,这近处便有青城山,十分清幽。”

郑奇眼中一亮:“青城山,很好很好。”急急告辞出门,直奔青城山。

灌口距成都路程着实不近,郑奇匆匆急行,到了都江堰,不觉惊了。岷江自大山奔出,如狂飙呼啸而下,被分水鱼嘴一分为二,内江引灌川西,成就了这天府之国。

郑奇却无心游览灌口,直奔青城。青城山离都江堰却无多路,到得山麓丈人观,望见微云锁山,林木郁郁葱葱直上山顶,一望皆是青色。

日将近午,天色阴沉,蜀中常常大雾,连日连月,难得见一次阳光明媚,故有“蜀犬吠日”之说,讲蜀地的狗见到太阳,反当作奇异,狂吠不止,此虽笑谈,也可见蜀中云日之多。

山上却极清幽,除却道观林立,沿路少有人声,静时可听见自己心跳声。郑奇一心想找寻青城派的所在,却无所得。

大雾愈积愈浓,漫山填壑,不能望远,郑奇只得返身下山。却有道士在路边卖自制的箫笛。

唐宁箫剑最是郑奇仰慕,郑奇便道:“可有铜箫?”

那道士自然用心,道:“铜发金声,而竹有竹声,断不相同,公子不妨试吹。”郑奇把来试吹,果然金竹之声迥异,仅论箫声,却是竹声更胜。

郑奇刚刚买下,山上下来二人。

郑奇一见二人,登时笑嘻嘻的,那二人偏眼中喷火,不消说是剑门二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