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真正的生命相遇了”(第6/11页)

今天,他尤其躁动不安。他想念艾薇·麦格斯。他并不知道有麦格斯这个人,也不能按我们所说的记忆,记住她,但是他感觉到莫名其妙的若有所失。艾薇和导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是他生活中两个重要因素。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导师的权威。和导师在一起对他来说,就好像人的通灵体验一样,导师从金星带回人类一些残存的、失落的法术,能让动物略通人性。在导师身边时,他的人格若有若无,想着些想不清的念头,干着些没来由的事情,从自己这个蒙昧的世界之外射入的光芒,让他忽而烦恼,忽而狂喜,离开时总是筋疲力尽。但是和艾薇在一起时,他就很自在。就像一个野蛮人,虽然信奉的是高高在上的诸神,但总是更喜爱山精水灵的。正是艾薇,喂养他,把他赶出不许他进入的地方,拍打他,整天和他说话。正是艾薇固执地相信这东西“听得懂她每一句话”。这话,如果按字面理解,那这话是错的;不过在另一方面,倒也并非完全不相干。因为艾薇的话多半不是在讲述思想,而是在抒发感情,而巴尔蒂图德对感情倒是心有戚戚——欢快、温暖,还有肌肤之亲。她和这熊倒是能以自己的方式互相理解。

巴尔蒂图德先生有三次从树边转过身来,可是每一次又转了回去。然后他开始爬树,非常小心也非常安静。他爬到树杈上面,坐了好一会儿。他看到下面是一个长满草的陡坡,直伸到路边。欲望和禁令此刻都非常强烈。他在树杈上坐了快有半个小时。有时他开了小差,还有一次差点睡着。最后他还是爬到了墙外。当他发现此事已经成真,不禁吓得半死,老老实实地坐在草坡底下,路边上。然后他听见一阵噪声。

一辆小货车驶来。开车的人穿着国研院的制服,旁边坐着的人也是一样打扮。

“喂……我说!”旁边坐着的人说,“停车,锡德。那是啥?”

“啥?”司机说。

“你没长眼睛啊?”另一人说。

“哎呦,一只大熊咧,”锡德停下车,“我说——那不会是我们的熊吧,对不?”

“赶紧的,”他朋友说,“那母熊今天上午还在笼子里好好的呢。”

“你觉得,那熊不会撒丫子了吧?那我们可就能大赚一笔……”

“就算她撒丫子了,也没法跑到这儿。熊一小时可跑不了四十英里。问题不是这个。我们要不把这头熊也给逮了吧?”

“可没人吩咐我们啊。”锡德说。

“是没有。这么说我们弄到那只该死的狼了,对不对?”

“那可不是我们的错啊。那老太婆说卖,结果又不卖了,当时你也在场啊,小里恩。我们可尽力了。咱告诉过她那畜生会被养老送终,会被当宠物供养着。我活一辈子还没在一早上说过这么多谎话呢。一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当然不是咱的错。可老板不管这些。不好好干,就滚出伯百利。”

“滚出去?”锡德说,“我还巴不得呢。”

里恩偏头啐了一口,两人都沉默了一会。

“得了吧,”锡德又说,“带头熊回去有啥用?”

“总比两手空空回去强吧?买熊还要花好多钱呢。我知道他们还想弄一头。这边正好有个白送的。”里恩说。

“好吧,”锡德冷嘲热讽地说,“如果你这么热心,那就跳出车子,请人家进来吧。”

“麻翻它。”里恩说。

“别动我的晚饭,你可别动。”锡德说。

“你真是个好伙计啊,”里恩说着抓出一个油腻腻的袋子,“我不是那种朝着你喷吐沫星子的人,算你有福气。”

“你做过的,”司机说,“你们的小把戏我都知道。”

这时候里恩已经掏出一块厚厚的三明治,用瓶子往上面涂了些难闻的水。整个浸满了之后,他推开门,上前一步,一只手还把着车门。他现在离熊还有六码远,自从看到熊以后,熊就一直一动不动,他把三明治扔给熊。

一刻钟之后,巴尔蒂图德先生侧翻着,神智不清,呼吸粗重。他们毫不费力就把熊嘴和四只脚掌给绑了,可是把熊抬进货车里可不容易。

“我的心窝子疼,”里恩说,从眼睛上擦着汗,“抓紧吧。”

锡德又爬回驾驶座,坐了一会儿,喘着粗气,喃喃地不住说“老天啊”。然后他发动了车子,开走了。

◆〇◆

这段日子以来,马克只要醒着,不是去那睡着的人的床边守着,就是去那个天花板上画了黑点的屋里待着。很难完整地描述在那里进行的客观性训练,弗洛斯特津津乐道的所谓扭转人自然喜恶的训练,既不刺激也不神奇,但是其训练的细节很猥琐,还有种耍小孩玩一样的愚蠢,最好还是不提为妙。马克时常觉得,只要粗着嗓门大笑一声,就能让煞有介事的气氛荡然无存;不过很不幸,大笑是不可能的。这确实很恐怖——干着些只有小傻瓜会觉得有趣的猥亵琐事,还在弗洛斯特认真的、目不转睛的监视之下,他还攥着只秒表,拿着记事本,整套做科学实验的程序。有些他不得不做的事情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有个训练是让他搭起活梯,去碰天花板上弗洛斯特选中的某些点:就是用食指碰碰,然后又爬下来。不管因为马克把这个训练和其他训练联系起来看,还是因为这训练其实掩盖了某些真正重大的意义,反正在马克看来,这是他所有训练中最可耻、最不人道的。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训练的进行,马克第一次进到这屋里来时,产生的“正直”或“正常”的信念,也愈来愈强大而坚固,势如山岳。他之前从来不知道信念意味着什么:总是以为信念是人在自己脑袋里想出来的东西。可现在,他的头脑总是被训练中挥之不去的污秽所侵袭,甚至填满,信念反而高昂——信念显然存在于个人内心之外,其表面坚不可摧,顽如岩石,让他可以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