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5/7页)

荀绲叹道:“要说真,桥子才是真的那一个啊!”

这世上又有谁能与桥玄一样,活得自在,活得随心?即便是入了官场这泥潭,他说服劳役就服劳役,说要坐牢就要坐牢,压根不怕死。

这也是荀绲等其他教员受桥玄影响,被他所吸引的原因。桥玄就像是一阵风、一团火、一座高山、一片浮萍。他不漂泊无依,他漂泊,因为他孑然一身,内心强大!

“快别夸奖我了,”桥玄道:“若徐子并非污蔑,而是当真觉得曹吉利坏了班中风气呢?你不能因为曹吉利是你教导过的学生,就忽略了他的身份。”

什么身份,帝王伴读的身份!

荀绲沉默片刻,对桥玄道:“曹吉利是好孩子。”

“我知道他现在是好孩子,可以后呢?”桥玄反问道:“虽揣测圣意不该,陛下是什么性子,你我都清楚,曹吉利是能够影响到陛下的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的教育,应该重于其他学子。”

荀绲不赞同道:“为人师,当公平以待每一个学子,不得偏颇,那会引起矛盾。”

“既然如此,那便将整个二年级都一起教育了,”桥玄干脆道:“国库里的钱财,与其便宜了宦官们,不如用来加强学子们的教育,大司农有的是钱!”

荀绲又道:“曹吉利,可是那位的孙子,你又如何确定他长大以后不会选择帮助宦官?”

“不会的,”桥玄肯定道:“你也别忘了,大长秋曹腾,对士大夫们又是怎样的,就连我,都曾受过曹大长秋的提拔,况且那孩子……”像我!

“嗯?”荀绲询问:“什么?”

“不,没什么。”桥玄收敛了语气,转移话题道:“学子们德行的教育,可以交给蔡邕。”

“蔡大家到达洛阳了?!”荀绲面露喜色。

乐神在世,书法大家,全都是蔡邕头顶上的善良光环。

二年级的音乐课授课先生换人了!

学子们奔走相告,袁术召集来同窗们窃窃私语:“你们知道新来的先生是谁吗?”

曹瞒回头,捧场又好奇问道:“是谁?”

袁术夸张叫道:“乐绝蔡邕!”

学子们顿时一片惊呼,发出了要见到名人的惊喜声。

要说蔡邕有什么特别的,在于他的名声,还有他集聚个人特色的独特魅力。此人不仅善于文学、数学、书法、天文,还精通医术,于音乐上的造诣可堪大汉第一人!

曹瞒回忆起了桥玄当初对他说的话:若是可以,一定要听一听蔡邕的音乐!

不知怎么得,他竟也跟着有些小激动了,明明在此之前只不过是在其他人口中听说了这个人的名字罢了。

“音乐”,是万物之声,其中哲理,由新的授课先生娓娓道来。

蔡邕如同润如细无声的春雨,将清泉灌溉入学生们干涸的心田,他教授音乐理论,将其与自然,与做人的道理相结合,清浅说完,净手弹奏,一曲能够引起人们灵魂共鸣的绝唱,将二年级的学子给奏懵了。

琴音快时,万军铁马飞驰而过;琴音慢时,悲伤祭奠回忆往昔;琴音转时,流水划过自然山川;琴音急时,热血沸腾指点江山;琴音停时,满堂俱静!

曹瞒恍然回神,一抹脸上泪水,竟是激动地心潮澎湃,恨不得高歌长啸。

原来,歌可咏志,乐可抒怀,能听得蔡大家的琴音,实在是三生有幸!

时间仿佛自己长了腿,迈开步子飞奔而去,二年级紧促而热烈地过去了大半,暑热过去,迎来了一场暴雨,如同从天空倒下的水,泼洒在房梁之上。

袁术突然之间大叫一声:“不好了,我们种的粮!”

所有人大惊失色,纷纷望向了翻阅竹简的蔡邕,曹瞒蹭一下站起来:“请蔡子允许学生们出去救粮草!”

“救粮草?”蔡邕一愣,他可不知道段颍搞了个种粮食考核,他见袁术焦急地满头大汗,嘱咐众人道:“去吧!记得披上蓑衣,带上油纸伞。”

这么大的雨,哪里还需要蓑衣和油纸伞?再耽误粮草可都要烂了!

袁术头脑简单,一得到允许就冲出了雨里,学子们一窝蜂地往种植粮草的地方跑去,曹瞒腿脚快,很快就冲到了袁术前面。

大雨无情地泼洒在粮食之上,学子们情急之下想出各种法子:移植作物,为作物盖上蓑衣,将田地里的水排出。

可这一切在大雨之中无所遁形,蓑衣湿了,人也湿了,从头到脚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发丝搭在头上,就连视线在雨中都是一片模糊!

学子们急慌了神,无论是怎样的办法,在大自然的威力下毫无反抗之力。

曹瞒招呼众人:“快,架起油纸伞,搭建蓑衣床!多来几个人去拿,其余人负责将田地里的水排出!”

干等着召集也不是事,无论是什么样的天灾**,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去抵抗就是了,人或许不能胜天,可是人的求生欲,定能让他们在与自然的生存博弈中取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