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曲与绘画题材(第2/2页)

“哎,真不可思议。你听到什么了吗?那是什么响声?”

“是乡人在捣衣击砧。”

“原来如此,现今的境况让我想起一则故事。唐土曾有一人叫苏武,他滞留胡国期间,家乡的夫人和孩子挂念他寒夜难眠,便登高楼击砧。许是心心相印,万里之遥的苏武竟在旅枕上听到了来自故乡的砧声。妾亦想解忧,寂寞怎堪扰。击砧捣绫衣,消解心中愁。”

“不,捣衣击砧乃是下等人的活儿,然而夫人想解忧,我便为您准备砧去。”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后,夫人将自己的爱情注入到幽怨的砧上,敲击出清脆的响声,她希望这砧鸣能传到远在京都的丈夫的心中。于是,夫人的思念化作一团烈火,她的灵魂飞向了丈夫身畔。我试图将这家夫人思念丈夫的贞洁形象画到《砧》里。

妇人将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用一张小小的砧寄托宛若地热般喷涌而出的爱情,清脆的砧鸣飘向千里之外,欲扣动丈夫的心房。从敲击砧的姿态中,是不是能洞见日本女性那温柔的身影呢?

无法言说的爱之焰从心底燃起……正因为怀抱着这团思念的火种,敲打出嘡嘡嘡的声响才让人体味其中的哀哀切切吧。

我画的《砧》是捕捉了夫人起身走到夕雾准备好的砧石旁,正要坐到座位上的姿态,她的身姿端庄美丽。

《砧》参加了昭和十三年的文展,是在《草纸洗小町》之后画的。

谣曲没有严格的时代界限,所以我把砧的女主人公放在了元禄(2)时代的背景下。

要表现将爱情之火深藏心中、叩敲砧板的女子形象,我觉得元禄女性最适合不过了。


(1) 特指能剧的剧本。

(2) 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年号,指公元1688—1704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