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6/12页)

对于拍卖现场的情况,远在千里之外的黄一平,通过马婵这个卧底,几乎随时掌握得一清二楚。

“郎杰克如此卖力做这些,他在里面到底有什么企图?能得多大利益?”黄一平问马婵。

“目前而言,倒也没有什么利益,除了法定的税收、手续费之外,几乎就是义务劳动甚至赔本买卖。毕竟这是在帮苏婧婧做事嘛。但是,郎杰克利用这种机会,正在进一步绑定储开富、徐晓凡、孙健、乔维民他们,甚至也包括苏婧婧、廖志国。据我对他的了解,他的目标并不在拍专题片、做晚会那种小打小闹的生意,而是肯定要做更大的买卖。至于到底会做什么,现在我也不知道。”马婵实话实说。

黄一平原本还想追问下去,可转念想起自己那个“三不”,觉得还是不要过于好奇,同时也感到太过利用马婵的感情,有些太不地道、太不男人,因而及时打住了。

52

北京拍卖会之后不几天,廖志国交给黄一平一个任务:调研阳城市区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找出一个合适的应对之策,着手解决中阳地产的遗留问题。

“一平啊,跟你说实话,‘鲲鹏馆’工程现在到了选址、立项的重要关口,可是中阳地产的症结不解,很多矛盾就无法解决。现在,基本的思路既然已经确定,就要赶紧拿出一个好办法来。唔?”廖志国摸着虚火发炎的腮帮子,说话都有些含糊不清了。

看到廖市长如此焦虑不安,黄一平也是心疼不已。到了这个时候,他对廖志国的感情,已经不亚于当初对待冯开岭,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还大大超过后者。况且,他也发现,最近一段时期,随着洪大光书记的病休,主持市委、市府全面工作的廖志国,内心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当下他之所虑,并不仅限于当好一个市长,而是如何当好一个书记,成为阳城这艘巨舰的真正掌舵人。对此,别人或许不易看出,黄一平则是洞察入微。

既然廖市长有此宏愿,黄一平自然乐观其成,也甘心为之献一份力量与智慧。至于是否有必要做出某种牺牲,自从有了冯开岭换届之事,黄一平已经有些畏惧,不敢轻言。

黄一平清楚,廖志国在决定“鲲鹏馆”的位置之前,有意先解决储开富中阳地产的问题,既是一着妙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这边工程没开工,那边洪大光筑坝,或者中阳地产矛盾激化,事情就会非常难办。

当然,在此之前,黄一平已经按照廖志国的意图,先行一步在丁松那边做了些工作,意在使之不因中阳地产问题再度发难,收效非常明显。

那天,在与廖志国闲聊时,黄一平顺便提及丁松儿子推销建材一事,建议以此为筹码封住丁松的嘴,得到廖志国首肯。第二天,黄一平便给丁公子发了条短信:“近期如有空闲,希回阳城面晤。”

那丁公子毕竟年轻,马上急不可耐回了电话,说:“只要黄哥有时间,我现在就能回来。”

黄一平笑笑说:“平时我遇见你妈叫大姐,你小子叫我哥,怎么感觉这辈分有些乱?”

“是吗?那怪我不懂事,既然这样,我这就改口叫叔叔不就行啦。黄叔叔好!”丁公子心情大好,嘴也像抹了蜜一般,并不计较什么辈分高低。说不定,为了生意,你让他喊爷爷都行。

黄一平赶紧圆场道:“开个玩笑,我们年龄差距不大,喊黄哥反而感觉亲切!”

那边自然不想再在称呼上纠缠,追问道:“那你说我什么时候回阳城和你见面?”

黄一平故意沉吟一下,说:“那倒也不急,最好什么时候晚上回来,我想顺便请你全家吃个便饭。”

“没问题!今天晚上就行!也不要你请客了,一切包在我身上。”丁公子在电话那头大包大揽。

晚上,丁公子回来,在阳城大酒店设了宴席,却只带了母亲前来与黄一平会面。

丁松夫人原是市妇联主席,刚刚退了二线,平常黄一平遇见,有时称呼主席,有时称呼大姐。

丁夫人见了黄一平,马上趋前紧紧握手,说:“抱歉,今天丁松有个重要活动,由我全权代表敬你一杯!”

酒席放在最高档的一层,燕窝、鱼翅、海参、鲍鱼俱全,却因为三天两头地吃,大家都感觉腻味了,于是改点了些极普通的家常菜,其中有些菜单上没有,就由黄一平征得丁夫人同意,指令厨房里专门做了。如此,桌子上的气氛就显得家常味儿十足,说话也相当随意轻松。

丁公子倒也直爽,上来第一杯酒就敬黄一平,且开门见山:“黄叔叔,我先敬你一杯,上次拜托你的事,不知进行到哪一步了?”

丁夫人见状,马上用眼色制止儿子,嗔怪道:“看你,请黄主任吃饭,不该先谈公事。你这样一说,倒是让人家吃还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