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6/11页)

孙健此举用心可谓良苦,他要借郎杰克这只无形之手,提前强势介入廖志国的“鲲鹏馆”,虽然多少有点绑架的意思,却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他坚信,只要舍得投入,开出让郎杰克满意的合作费用,自己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何况,阳城艺术团体的整合、包装以及演艺市场运作,本身也具有相当的创意,定会给自己的未来官途添彩增色。

比文化局手笔更大者,是徐晓凡父亲的那个双仁集团。

参加了郎杰克公司庆典,事后又经过数次单独接触,徐晓凡父子分别从商业与政治两个视角,很快发现了郎杰克的潜在作用。于是,双仁集团马上和天地传媒达成一个合作协议:利用集团即将成立二十周年之机,由天地传媒牵头组织一台大型文艺晚会,名称就叫《魅力阳城》,名为宣传公司,实质是拍市委市府的马屁。晚会规模比照央视的“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除了内地实力派明星之外,还要邀请港、台、韩当红歌星,并保证在央视播出。不过,徐氏父子有一个要求:晚会必须请到市里主要领导,廖志国市长还得出面讲话。

这样规模、档次的晚会,在阳城自然是开天辟地,除了郎杰克的公司,本地绝对无人能够组织与承办。想当年,郎杰克在京城起势时,就是凭借这种走穴性晚会练手,才玩到如今这步田地。

对于一千万元的报价,徐晓凡父子咬牙答应下来。在他们看来,无论徐晓凡个人仕途,还是双仁集团的运营,廖志国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砝码。与其在黄一平这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多开辟一条渠道,形成双管齐下的格局。搞此晚会,一方面结交了这个神通广大的郎杰克,等于间接买通了接近廖志国夫妇的一条密道。另一方面,公司出钱搞活动,打着宣传阳城的旗号,占据了央视这样的高平台,在获得巨大商业信誉的同时,又取得政府好感。如此多重效应,正好可以消除因“行贿门”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对这笔经济与政治利益兼得的买卖,其利弊得失不难计算。

就连那个素有“大炮”之称的乔维民,也是不甘落后,迫不及待地找到黄一平,让他帮助与天地传媒联系,说是要搞一部电视专题片,广泛介绍城北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以此推进招商引资。

黄一平心想,你个乔大炮,向来以小气著称,拍部专题片动辄就是几十万,还不把你心疼死?

谁知,小气人也有大方的时候。乔维民经过黄一平介绍,联系上了郎杰克,没等后者开口即当场拍板:改变了原来计划,不是拍一部片子,而是准备放开手脚拍一个系列,内容由单纯介绍区位优势,扩展为全面推介城北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投资额也不是区区几十万,而是三百多万元。乔维民甚至设想,要么不搞,要搞就搞成当年《话说长江》、《话说黄河》那样的精品。至于钱,他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耳闻目睹了郎杰克在阳城的一番动作,黄一平有些坐不住了。

“好你个屎壳郎,我这个同学的名义倒也不值几何,可是廖市长、婧姐的旗号你不能乱打。阳城地面关系复杂,将来万一出了纰漏,害惨了廖市长夫妇,你我可都负不起这个责任。”黄一平电话里警告郎杰克。

“黄大头呀黄大头,没想到我郎杰克在阳城刚谈几笔生意,却害得你第一个患了红眼病!”那边,郎杰克显然没当回事,一个劲儿打哈哈。

“郎杰克!郎大总裁!我没和你开玩笑!你在阳城做生意可以,但得有分寸,千万不要拿人家的政治前途做你的赚钱工具!”黄一平干脆把话挑明。

电话那头,好一阵沉默。少顷,郎杰克放缓语气低声道:“黄一平,你是真没看明白还是假装糊涂?难道你没看出来,我在阳城做的这一切,全是在为你那个市长夫人服务?现在追在屁股后边找我合作的人,其实他们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那些人眼里,什么合作项目之类统统是幌子、是狗屁,他们只是希望通过我做个媒介,快点与苏婧婧、廖志国建立联系。我也知道,孙健、徐晓凡、乔维民这些人以前都找过你,你也答应过帮忙,甚至你还把乔维民领到阳江去过,可结果怎么样?没用!你不肯轻易为他们讲话,更不会全力以赴帮忙。如今他们发现,通过我远比通过你更能达到目的,因为我是商人,给点蝇头小利就行。嘁,放心吧,我是要做生意,是要赚钱,可绝对不是赚这种小钱。眼下,我是在帮你的那些朋友,在帮你的那个婧姐,再退一步讲,更加是在帮你!”

黄一平握着话筒,一时无语。

34

提到乔维民的阳江之行,黄一平倒是让郎杰克给说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