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能将世事看透的,必然是人精(第5/28页)

古立德很清楚余兴龙的意思,但他不能让其他人跟着余兴龙走,立即表态:“老前辈大仁大义,大仁大义呀。对于洪江父老的慷慨之举,古某一定上奏圣上,请求旌表。”

既然余兴龙开了头,其他人,只要是已经退出商场的,也都认捐一千。有两个处于半退隐状态,担心捐少了过不了关,只好捐两千。西先生认捐五千两。

胡不来狡猾就狡猾在始终掌控着一切。他在里面安排了几个汛兵,名义上是搞服务,实际是通报消息。只要主席中有人认捐,汛兵立即将消息通报给王顺清和胡不来。王顺清在次席主座,他将主席的消息告诉在座的十大首富,这些人自然坐不住了。大家一面在心里暗骂张祖仁,一面硬着头认捐。余成长、王顺喜等人坐在二席主位,这里面的王顺喜,也是个托儿,胡不来给他的任务是认捐五千两。

王顺喜知道这些钱可以回来,因此说:“干吗是五千两?既然我舅子哥认捐一万两,我也认捐一万两好了。”

胡不来深思熟虑,说:“如果张祖仁认捐一万两,你也跟着认捐一万两,我怕有人怀疑,也担心有人觉得一万两太多,坚持不捐。你就认五千两吧,正好给大家一个退让的机会。”

余成长其实跨进这里,便已经意识到,他大概是得认捐的。他早已经在心里默了个数,五百两。他个人认为,这个数字是恰当的。洪江城有一千三百多家商户,每一户捐一百两,总数差不多二十万两,部分会捐得多一些,所以,在洪江筹集三十到四十万两,应该不是问题。再在全县其他地方筹集一部分,加上县里一定会推出剿匪厘捐之类,筹集八十万两银子用于剿匪,别说是在县里组织一个几千人的民团,就算是组织几万人的军队,也够了。就算退一步,认捐一千两,他也不会反对。

可他没料到,张祖仁这家伙,一上来就认捐一万两,把所有洪江商户的退路给堵了。

余成长不得不硬着头皮认捐了五千两。

胡不来这个手段,不仅仅只是针对十大富豪,还要针对外面更多的富户。

二楼只要有人认捐,立即有汛兵报给胡不来。胡不来一分钟都不会耽搁,立即向所有富商报告。

在一楼的大厅里,胡不来同样安排了几个托。其中一个,是王顺清的大哥王顺国。四兄弟中,继承了王记油号的,是大哥王顺国。但如果以财富进行排名的话,王顺清和王顺喜两人,到底哪个排在第一,哪个排在第二,还需要会计师好好地算一番。王顺朝虽然只是分家时从父亲手里接过一笔钱,但因为是余家的女婿,又及时做起了茶叶和玉石生意,因此排到了第三。最差的,是大哥王顺国。他是四兄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也是最吃苦耐劳的一个。他接过家传的桐油生意之后,一心想着守住家业,没有及时开辟新的生意源。而桐油生意一方面过了最高峰,另一方面竞争又太激烈,王记油号,渐渐就在洪江排到了同行业十名之后。

按照胡不来的安排,王顺清和王顺喜两人去做大哥的工作,要求他认捐三千两,并且答应,事成之后,返还他五千两。

有了这一先决条件,王顺国第一个站起来,认捐了三千两。

除了十大首富之外,王顺国在洪江城,还只能算是二流,比他富有的,至少有一百家以上。胡不来的如意算盘是,连王顺国都认捐了三千两,其他人,肯定不可能少于这个数。可就是有人不识相,在王顺国报出数目之后,立即站起来,认捐了一千两。

胡不来知道,这个头没有开好,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其他人,很可能全都跟着认捐一千两。胡不来立即向花蝴蝶使眼色。花蝴蝶是另一个托儿,王顺清给她的任务是五千两。让胡不来大为惊喜的是,花蝴蝶会意后,立即站了起来,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

花蝴蝶说:“在洪江城,不认识我花蝴蝶的人,恐怕不多,能正眼看我花蝴蝶的人,更不多。不过,做人要懂得感恩。我想,我就是一个感恩的人。第一,我感恩洪江给我带来的一切。第二,我感恩新任县太爷不对我另眼相看,盛情邀请我来参加今天的宴会。作为一个长沙人,我早已经把洪江当成了我的家,当成我安身立命之所。既然我们要联合起来,保卫我们的家园,我就不能怜惜自己的钱。虽然我的钱,是姐妹们的血汗钱,但我要用这些钱,来保护更多兄弟姐妹的更多血汗。我认捐一万两。”

胡不来没有意识到,这一安排出了奇异效果。

许多人觉得,连一个妓女都肯捐一万两,自己若是捐少了,岂不是连妓女都不如?那也太失面子了。于是,陆续有人报出了自己的数,有五千两的,也有一万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