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柔情 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

《阿甘正传》里说:“人生就像吃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对于这位被后世称为北魏文明太后的小姑娘冯氏来说,她的人生也犹如急速飞旋的过山车一样,不知道下一个转弯会是上还是下,会把她转到哪里去。

汉室灭,天下乱,三国分两晋,南北朝十六国,所谓五胡乱华,正在此期间。这天底下的事,无非是你杀了我,我杀了你。各路诸侯,纷拥而立,拉个竿子称大王,一时间皇帝无数。我看那时节的所谓皇帝,基本上也就山大王的干活,谁力气大就服谁,基本上也只传个一代两代的,就此无声无息。

冯氏也是出生在十六国中的皇族,如果不是国破家亡,她原本应该可能成为一个公主。她祖父是北燕昭成帝冯弘,因为北魏太武帝进逼北燕,冯弘被迫逃往高丽,并最终死在那里。冯弘死后,诸子星散,大部分投降了北魏。

北魏也很客气,大家都是割据诸侯,你亡国了来找我,我给你个官做,下次我亡国了,也不愁找不着饭吃。冯弘之子冯朗被加封为西城郡公,领秦、雍二州刺史,官儿不小了,冯朗也很高兴,安心在此住了下来,几年后生下长子冯熙,再接着生下一个女儿,即冯氏。冯氏出生的时候,离北燕亡国也才不过六年。

虽然说北魏皇帝拓跋焘对冯朗比较客气,但这客气也只是表面的,来了总不好不收下,但是收下之后要死要活还是看他皇帝的心情而定。毕竟对方是一国皇子,总带着几分猜忌,过了几年冯朗就因为牵连到一桩阴谋案件里被杀死。才几岁的冯氏,也被没入宫中为奴。

之前虽然不曾是公主,到底还算是荣华富贵父母宠爱的官家小姐,才不过几天,就成了个父母双亡的女奴,人生跌入低谷,不过几岁的小姑娘冯氏哭哭啼啼地入了宫。

但她却没有意识到,命运的下一个转弯又开始了。

冯氏的运气还算好,她入宫为奴的日子没多久,就被带进拓跋焘的宠妃左昭仪的宫中。原来北燕灭亡前后,冯弘急着逃命,扔下了家里一堆妃子公主,结果拓跋焘就不客气地接收了,其中一个女儿后来得宠,被封为左昭仪。她就是冯氏的姑母,她收养了冯氏。

大家都是虎口逃生的人,自顾有余他顾无暇,收养不是白收的。过了几年,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中常侍宗爱谋叛,太武帝拓跋焘被杀,继立的拓跋余也被宗爱所杀,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被拥立为皇帝,新帝拓跋濬刷刷刷大开杀戒,诛灭了许多宗室和大臣之后,将朝政安定了下来,即文成帝。

身为先帝妃嫔的冯昭仪在经历了几个皇帝变换之后,深感地位和生命在秋风里飘摇,为了继续在后宫生存,于是把自己一手调教出来已经显得十分美丽可爱的侄女冯氏送给了新皇帝。当然这对于父母双亡,浮生挣扎的冯氏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冯昭仪先为北燕公主,后为北魏宠妃,美丽且多才,又深谙在残酷宫廷的生存之道,经她一手培养出来的冯氏很快得到了拓跋濬的宠爱,被封为贵人。这一年拓跋濬十三岁,冯氏十一岁,正是感情上最单纯最热烈的年纪,因此这段感情基础非常好,仅仅过了三年之后,冯氏就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但是在北魏宫中做皇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在汉宫中卫子夫长得美可以做皇后,王政君能生儿子可以做皇后,赵飞燕跳舞跳得好可以做皇后,邓绥懂得打了左脸给右脸也能做皇后。但是在魏宫中做皇后,却有一项本事是必须具备的,那就是冶炼匠的本事。

《资治通鉴》注中说:“魏人立后,皆铸像以卜之……胡人铸像以卜君,其来尚矣。”北魏宫中旧规矩,宫中嫔妃要得正位中宫,必须先要手铸金人,若能铸造成功,则视为吉祥如意,若是铸而不成,则妃嫔不能立为皇后。历年来有许多热门候选人在这上面栽了跟头,炼不成金人,后冠擦着头顶呼啸而过,看得见够不着。冯氏却在五个候选人之中,唯一以手铸金人成功而戴上了后冠。

为什么做皇后要先做一个好冶炼匠呢,数千年历史似乎也只有北魏宫廷有这种怪规矩。具体已经不可考证,估计是前代哪位皇帝打仗,有个妃子临行送个金人给他作护身符,谁想后来打了胜仗,就龙颜大悦成了规矩传下来了。或有说是以前匈奴遗留下来的规矩,不详。

但是这种规矩留下了很大的作弊空间,容易欺负外行人。冯氏能够因此做了皇后,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冯氏是知道这种体制的,她之所以能够一次成功,铸成金人,肯定私底下早就偷偷练过不少回了,宫里的炉子也不知道被她炼坏了多少个,那些烧炉火备材料的宦官们也早就收进她不少礼物混个烂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