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张勋和他的北洋 1.从默默无闻到一战成名

我曾经在“妄人列传”系列里,讲了很多妄人的故事,现在我想新开一个系列,叫作“奇葩列传”,专门讲一讲历史上的一些奇葩人物的故事。

“妄人”和“奇葩”这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妄人都是大人物,比如切·格瓦拉、康有为、蒙巴顿等,这些大人物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比画了一番,只不过没比画好,最终虚妄了,所以就成了妄人。为什么妄人这个系列没能进行下去呢?因为每当讲起大人物的时候,总是难免牵扯到一些不该提的事情,有些敏感。而奇葩是比妄人要小很多型号的人,其实奇葩本身并不具备多大的能量,他们只是像跳梁的小丑一般,糊里糊涂地跳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上边比画了两下,所以我们管他们叫奇葩。

我打算放在第一个来讲的奇葩是张勋,因为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奇葩的人。

不论是在中国大陆的历史课本里,还是在台湾省的历史课本中,不管历史书本身有多薄,肯定会有半页纸是和张勋有关的,所以张勋确确实实是跳上了历史的舞台,但由于他的型号实在是不够大,所以他比画了两下就销声匿迹了。不过张勋这个人真的很有意思,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跳上了历史舞台,结果一幕戏还没演完呢,就被人给轰下去了,然而他还是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一些历史的进程,而且张勋还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我说奇葩都是轻量级的小人物,但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小人物,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都能引起天气的剧变,有时候一个小人物跳出来蹦跶两下,结果被各种大人物别有用心地利用一番,进而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也会是影响相当巨大的。

一提到张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有关张勋复辟的历史,是历史课本中必提的。张勋复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华民国的历史,或者更进一步说,是改变了中华民国前半期的历史。因为中华民国实际上是分成了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国旗都长得不一样,国歌也不一样,前半段是挂着五色旗的中华民国,也就是北洋时代,后半段是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中华民国,也就是国民政府时代。所以整个北洋时代的历史,其实以张勋蹦上来表演作为契机,分成前后两段,之前的这一段,叫作“大家努力地办共和,大家努力地争中国的未来,大家努力地摸着石头过河,大家努力地争法理”。在这一段里,大家还没有真正地兵戎相见,没有在北京放枪放炮,也没有打内战。小的摩擦还是有一点的,比如南方的蔡锷,还有后来的护国运动,这些事情虽然在历史课本里占据一页的篇幅,但以中国当时大的历史进程角度来看,其实都是很小的事情。真正让大家开始兵戎相见,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等等,把中国拖向混乱,将全国人民、全中国的知识分子、仁人志士,包括军阀在内的所有人共同努力了六年的成果全部付诸东流的原因,其实就是张勋。或者说,张勋他就是一个药引子、导火索,因为他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是大家利用了他,让他跳上历史的舞台蹦跶了两下,结果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俗话说,三岁看老,当我们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时,总是习惯于从他的小时候讲起。当我们讲司马迁和司马光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时,当然要谈他们的伟大作品,但也会经常讲一讲他们小时候发生的事。那么,既然现在要讲奇葩张勋的故事,自然也要从他小时候的经历讲起。

张勋这个人的经历,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清末民初的军阀的经历,这些人中很少有达官贵人的子弟,或是三公六卿的后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卿都是满族人,到了民国时代,满族人就成了遗老遗少,既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什么力量了。晚清和民国时代的汉人军阀,都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出身,首先,汉人能混成达官贵人的概率就比较低;其次,能混上达官贵人的人,其后代也没必要去当兵。中国自古就是重文轻武、重文轻商的,李鸿章和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的后代,很少有去前线打仗的。于是,第一代北洋军阀,从袁世凯到后来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绝大多数都是草莽出身,张勋也不例外。张勋小时候家境特别贫苦,8岁的时候就死了娘,12岁又死了爹。总之他从小就命硬,先克妈又克爹,甚至在他亲妈死后,他爹还给他找过一个后妈,结果张勋把他的后妈都克死了。

张勋从小就特别顽劣,他的后妈教训了他,他就跑到伯母家去告状。因为他的爸爸已经死了,是他的后妈在抚养他。张家的宗族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张勋这一告状,大家把他的后妈叫到祠堂里痛斥了一顿,这位后妈非常愤慨,一怒之下投井自尽了。张勋就这样成了孤儿,不得不自求生路。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到大户人家去,给人家放牛放马,因为他比较能干,所以慢慢当上了小厮,跟在少爷身边,后来又混成了书童。就这么混啊混,一直混到25岁了,还在给少爷当书童。在当时那个年代,从文的人25岁已经可以中举人或进士了,从武的人25岁也可以在前线战场上得军功了,所以张勋可以称为“小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