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张勋和他的北洋 1.从默默无闻到一战成名(第4/4页)

当时,全国新军里最精锐的有八九个师,其中袁世凯手下的第一师到第六师,是最精锐的北洋六镇,还有武汉地区的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真正组建好的只有北洋六镇、武汉的第八镇、南京的第九镇和南方的另外一个镇,只有这九个镇是真正组建好的,本来想请德国人来当顾问进行训练。小站时期袁世凯就请了德国人来帮忙练兵,训练新军。当时德国人计划帮中国训练出36个镇,但到了辛亥革命的时候,只组建完成了九个镇,其余的都还只有一个协,比如黎元洪担任旅长的第二十一协,实际上就是还没组建完成的第十一镇。按理说每一个镇应该有两个协,第十一镇应该有第二十一协和第二十二协两个协,但第二十二协还完全没有。结果不论是武昌的第八镇,还是南京的第九镇,新军里基本上都是革命党,北洋军里虽然也有革命党,但远没有南方的长江流域这么严重,北洋军里的少量革命党很容易就被清除了。东北也有很多革命党,但张作霖这些人也很能折腾,所以东北的革命也没干起来。

真正的由革命党掌握的新军,最重要的就是武汉的一镇一协,以及南京的第九镇,清朝的大员们当然知道这几支新军里有好多革命党。清朝对于新军的管理特别有意思,对于第八镇和第九镇这些革命党比较多的新军,清朝也训练他们,也给他们武器,但是基本不给他们子弹。像张勋带领的这些巡防营的旧军,虽然武器和装备没有新军好,但是子弹充裕。其实张勋的武器也还不错,有毛瑟步枪,也有克虏伯炮。于是,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新军都面临着没有子弹的窘境,不论是武昌起义还是其他起义,革命军每到一个地方,最先要攻克的就是军械库。正是因为如此,张勋才能在毫无人数和武器优势的情况下,坚持守卫了南京长达二十来天,甚至打到一半的时候,革命军里的很多人都觉得攻不下南京了,因为张勋太凶猛了。

虽然南京打不下来,但辛亥革命的整体形势实在是太好了,原本各省的代表想要聚在南京,后来大家索性都跑到武昌去开会了,先定下了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法,也就是初步的宪法,然后选拔各种人才等。选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得到了南京光复的消息,于是各省的代表赶紧跑到南京去继续开会。孙中山也回来了,黎元洪也跑来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南京临时约法,还有中国的宪法起草和独立宣言,也都是在南京颁布的。

然而张勋虽然被革命军打败了,但他在临走前,还是干了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他居然是全建制撤退的。所以,张勋在打仗方面还是非常厉害的。虽然第一代北洋统帅都不太能打仗,但是矬子里拔将军的话,还算能打仗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冯国璋和张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