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位首席人工智能官(第4/7页)

很多企业的Web1.0信息化和数据化工作都还没有做好,所以有人提出企业需要CDO(首席数据官)或者CIO。CIO是CTO的升级,来帮助公司组织信息。他们思考如何提升公司信息的传递效率,如何能共享信息而不是各部门重复生成同类信息等。有调查显示,CIO里非技术专业出身的比例也不小,因为CIO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业务。

CDO需要有洞察数据含义的能力,比如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地把握数据反馈;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隐蔽的价值所在;通过优化企业数据架构,把无意识状态的数据变成主动的数据燃料。

过去一般IT部门的工作重点是选择、实施和集成ERP系统,管理公司的服务器和网络,使用计算机设备培训所有新员工内部软件和流程以及内部业务运营。具体项目大致包括:员工信息管理,尤其是对人员招聘和流动状况的分析;工资和成本管理;保险和福利;会计电算化;开发项目管理;服务器管理;存储;企业通信;营销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需求分析;企业知识积累等。

然而如今,大型ERP系统正在被云托管的专门的SaaS产品所取代。这些应用程序具有对消费者友好的用户界面,购买、使用和部署都很简单。企业不再需要几周的搜索来确定最佳的工资软件并花上几个月来实施。比如开发项目管理除了jira(项目与事物跟踪工具)外,甚至第三方办公协同软件也可以完成此类工作。服务器管理有亚马逊网络服务、百度云、阿里云等;企业存储有百度云盘;企业通信有企业版QQ,钉钉等。

信息技术服务已经被“流化”了。实施大型SaaS工具仍然需要一些集成工作,但过去几年的趋势已经表明集成难度在降低,企业应用程序在简化。

过去CIO还有一个主要职责是建立技术团队。然而,随着技术劳动力可以按照需求应变,公司可以到自由职业者平台上雇用码农去应对一些小任务,也可以通过平台寻找成熟的“即时”专家团队。各种在线项目管理工具和资源使得管理外包服务也会变得更容易。在这种状况下,CIO原先业务的重要性在下降。

电力官早已消失,CIO也会消失吗?以百度为例,在前几年移动互联网热时,百度曾专门设置了“移动官”,负责思考和规划如何让百度的服务移动化,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思维的普及,这个职位已经取消。

有识的CIO会适时转移自己的业务焦点。虽然第三方IT服务越来越标准化,很容易接入企业,但客户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不像企业自身的IT基本需求那样标准化,更不像电力能源的标准化。CIO要应对来自客户的信息变化,并对企业信息业务做出调整。

未来取决于CIO的视野。一个新任务就是负责组织完整的企业数据和智能战略。无论称这是CDO还是CAO。

CTO和CIO的开发任务减少了,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尽早投入到钻研智能技术上。第三方IT服务依然是通用型的,而企业要做的是追求个性化定制,正如相同的外包公司与能力不同的企业产品经理结合,会开发出质量高低不一的产品。CIO或者CAO要审视企业自身的数据,寻找那些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数据资源。

CAO要处理的信息远超过财务之类,还包括生产信息、组织信息,乃至员工的走位信息。想一下快递公司为什么需要掌握快递员的运动轨迹?CAO会考虑收集快递员的运动数据,采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提出优化建议,提升快递效率。

数据在CTO眼中可能只是技术副产品,但是在CAO眼中则是战略性资源。他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思考客户需求和完整的用户链条,以寻找方法来增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尝试在所有产品上与客户展开互动。

比如在航空领域,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为了把“大”转化为“灵”,与百度合作,成为首家入驻百度“行云”出行大数据平台的航企,利用百度位置服务产品、数据及市场资源(如百度地图),为旅客提供包括机场室内导航、候机楼到市区的智能交通、行程规划、动态诱导等服务;发挥百度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建设基于地理定位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模型,提供规划设计、统计分析、市场监测等决策支持,为旅客提供全流程、高质量、多内容、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从互联网到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不只是概念变化,更是认识和实质的变化,是从形式到肌体再到灵魂的上升。无论CTO还是CDO,具备人工智能视野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