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今天起,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人际圈(第7/9页)
1.什么是“隐蔽讨好者”?
2.解释一下一种需要被喜爱的动机如何导致一个人做出糟糕的选择。
3.还记得理查德,那个房地产开发商吗?在理想的情况下,他应该在何时用怎样的方法应对凯伦的事情呢?
4.你认为哪些是理查德和凯伦的处境的警示信号——预示着事情将要不适宜地发展?
5.定义什么是依赖性。
6.卡特博士明确地指出依赖性不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相互赖以生存。然而,我们可能会体会到“依赖性失衡”。这是什么意思?
7.你是否能想起你的依赖性变得失去平衡的一次经历呢?事情的结果是怎样呢?
8.在第88页中,卡特博士举出了孩子需要受到情绪指导的一些例子,可是这些在普通的家庭中是很少涉及的话题。每个小组选择一或两个题目,围绕着如何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些话题。(例如,你将要怎样和你的青春期孩子谈起他初次“被爱”的感受呢?)
9.解释为什么那些没有或极少受到情绪指导的人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训练如何提高他们的情绪能力。
10.卡特博士鼓励我们认真思考“你告诉你自己无法控制感受时的情形”。我们能够比想象中的对我们的思维和感受运用更多的控制力吗?下述的经文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11.拥有一个缜密思考的目标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是重要的?
12.假如多数人都没有目标感,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情?
六、过度的责任感
核心理念:由于担负起不属于你的责任,会给你带来压力和紧张感。你需允许你自己减轻一些负担。
1.卡特博士提到,“如果评价某个人过于有责任感,这听起来的确很奇怪。但严格来说,绝大多数讨好者的问题恰好在于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过于有责任感”?
2.还记得罗伯特,那位成功经营牙科诊所的先生吗?如有可能你想要成为他的患者吗?为什么,或为什么不呢?
3.你想要成为罗伯特的员工吗?为什么,或为什么不呢?
4.你认为罗伯特打理生意的方式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呢?
5.解释一下为何罗伯特的讨好行为最终导致他产生了幻灭感。
6.你认为你周围有很多像罗伯特一样的人吗,外表成功而内心压力过重?你认为是什么让他们压力过大呢?
7.社会为什么需要规则?
8.另一方面来说,过多的规则会造成什么影响?
9.卡特博士提出思考规则背后隐含的意义比规则本身更为重要。你同不同意?解释你的回答。
10.解释批评对讨好行为有什么影响。
11.卡特博士提到批评者表达的“言外之意”。有何种言外之意?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2.通常取悦者的思维模式是一定要达到理想。为什么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呢?
13.在这章里你面临一个问题,“太过理想主义与平衡地寻求理想的区别在哪里?”你的回答是?
七、骄傲感微妙的一面
核心理念:认识到顺从行为的傲慢的一面,你开始让你自己的生活脱离别人期望的压力之下。
1.当得知骄傲感可能是讨好行为中的一个要素时,你感到很诧异吗?为什么,或为什么不呢?
2.怎样的骄傲感是可被接受的呢?
3.卡特博士解释说,“它麻烦的地方就在于,骄傲可被定义为沉溺在自我所渴求、偏好或期望的事物当中。”这个释义分解如下:
· 如何理解一个人沉溺在某件事中?
· 不用指名道姓,你能描述你与某个符合这个释义的人的经历吗?
· 那个人的骄傲感如何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4.你同意卡特博士所说的“骄傲感代表的是人类劣性中的核心”吗?解释你的回答。
5.考虑你发现到的骄傲感的各种表现形式——其中有些不太明显的——给你的孩子解释你想要教导他们的关于骄傲感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道理。
6.在卡特博士与安妮塔讨论她的讨好行为模式时,他提到一个做出改变的关键要素。它是什么?
7.在这一章中,你需要明确谦逊的定义。与组员分享你的看法。
8.被动可能被误解为谦逊,果断被理解成骄傲。而老天最为强大的领袖之中也有谦逊的人。
9.在讨好行为的模式中,承认你个人的限度是什么意思?
10.我们期待他人用感激之情回报我们的努力,当他们没有这样做时,便促使我们骄傲地回应对方。在同样的情形下,谦逊的回应是怎样的?
11.描述何为果断力,然后解释它如何积极地作用于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八、自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