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的孩子~Ⅳ~(第6/9页)

我绞尽脑汁挖掘记忆,搜寻线索。记忆中的海是在静冈县三保的松原,小时候祖父母和父母常带我去(可要现在去,未免太远了)。四五年前,人家约我去吃上好的金枪鱼,去的那家店就在海边(但是究竟在哪里,我忘得一干二净)。

我对自己的无能一筹莫展。若是小说或者电影,在自语着要去海边后的一瞬间,不是已经站在海边,至少也是在驶向大海的车子里了。

我不知所措。可是,想到海边去,而且夜晚的大海更好,无论如何希望吸入满腔的海风,这愿望异常强烈,而太晚的话夜更深,又让人害怕,这种心情也在推波助澜,于是我先喊了出租车再说。

坐出租车来到离家最近的JR线目黑站。乘山手线去东京站,心想只要到了东京站,一定会有合适的列车,不管是去哪里的列车。

我向车站员工打听情况。坐在出租车里,我想起了安西水丸先生的小说中出现的千仓的大海确实是在千叶,便对站员说想去千仓的海边。结果了解到千仓不光非常遥远,而且也没有前去的列车了。只要有沙滩的海,什么地方都行,我再次说。结果站员推荐我乘坐京叶线,说是幕张、检见川还有稻毛都有海滨。

于是,坐上了即将发车的京叶线。差一点就赶不上了。十一点零四分发车的那趟,上车地点距离山手线站台非常远。这个距离激发了要去远行、要到陌生之地的激情和不安。

“不过,现在去的话,没有回来的列车喽。”

站员提醒道。但我觉得已经没有退路,而且也没当一回事,心想附近必定有酒店或者家庭旅馆。

夜间的列车太棒了。

这样的事已经许久没有了。结婚前,我还经常冲动地外出旅游。结婚之后,最近变得安分守己了。列车笔直前行(本是理所当然),我觉得自己正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力量,一点点地得到解放。

我在一个叫稻毛海岸的车站下了车,从东京站到这儿票价是六百一十日元。十二点之前我已经坐上了出租车。

陌生地方的出租车也极棒。不过我说去海滨,司机却反问是去公园吧。我说:不是,是海滨。对方便满脸怪异的表情,说海滨已经变成公园了。不是从高处看海,我是想看看有沙滩可走的海。我这么一说明,司机便答道:那样的话,游艇码头就行了。于是便决定去那里。

这附近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吗?我顺便咨询道。司机稍一停顿,回答说:没有啊。我一惊,一家也没有?没有酒店也没有家庭旅馆?到幕张去的话有很多,可是要住店得事先预约。他说。

转眼间到了海边。

“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家庭餐馆吗?”

我边付钱边问。说是十四号国道沿线有,但得走很远,还说可以在这里等我。我虽然感到过意不去,但拒绝的话未免太不明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车门开了,到达车站时已经感受到大海流动的气息,而现在,与黑暗的气息两相交混,变得越发浓郁了。

海!

下车后,我久久伫立在那里,沉浸在喜悦之中。这里是水泥和沙滩和谐组合的海滨,有很多帆船,林立的桅杆魅力无穷,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在附近来回走了两圈,还在伸向大海的细细的水泥路上走了一走,站在道路的尽头,心情无比愉悦。

我大为满足,心想,到了十四号国道沿线的家庭餐馆要喝杯咖啡。回首望去,看见黑暗中出租车停在那里等我。

拉面而已

受到广播节目的邀请,作为嘉宾来到了横滨的广播电台。这里能看到大海、大桥和摩天轮,是个崭新漂亮的演播厅。虽然天阴欲雨,空气却不可思议地格外清澄。从大厅的窗子可以极目眺望房总半岛。

“您带什么乐曲来了吗?”寒暄后,年轻的导播问我。据说在这档节目中,每期都在对话之间播放嘉宾喜欢的四五首曲目,因此在电话中事先提醒我带上中意的CD或者磁带。

“是的。”我充满信心地回答,从包中拿出五六张CD。我喜欢音乐,还考虑到了季节因素,各种各样掺和着挑选了几张带来。

因为每张都是集锦,我解释了希望从中播放哪首曲子。

“这张请播放第六首《有摩天轮的街市》。”

导播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这张要第六首《走向西方》,曲子非常好,很雄壮。”

导播只是听我说,绝不插嘴说“噢,是《走向西方》啊”,也不做任何标记。我突然感到似乎多嘴了,很不好意思。

“这张嘛,是哪个曲子来着?反正每支曲子都很好听,都可以。”

我语无伦次地说罢,导播干脆地回答,噢,是吗,就把这张CD叠在了前两张上面。

虽说哪支曲子都行,但那只是开场白,其实我希望播放《告别的雨声》,自然,这种场合还要来什么“开场白”,是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