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三十四章 尤利斯·凯撒的作战计谋(第3/4页)

据色诺芬记载,居鲁士曾说,铸成优势的不是士兵多寡,而是勇士的数量,多余者不会添力只会添乱。巴耶塞特力排众议决定同帖木儿开战,其主要依据是,敌人多得无计其数,他可以指望其发生混乱。斯坎德培多谋善断、能征善战,他常说,一位善战的将军有了一万或一万二千忠诚的战士,就可以在任何军事行动中不失面子。

第二件似乎有悖于战争的常理与习惯:韦圣日托利克斯受命担任反叛高卢的各部的首脑与司令之后,竟决定退守阿列西亚。因为一国的统帅决不能亲自参战,除非到了最后关头,事关国家的最后地盘,不加保卫就再无希望;不到这个关头,他就应该超脱,以便能从全局上确保治下各部的需要。

现在回头再谈凯撒。据他的亲信奥庇乌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比以前迟缓、慎重了些:他认为他不能把这么多次胜利得来的荣耀拿来随意冒险了,一次失利就会令他前功尽弃。意大利人在责备年轻人的大胆鲁莽时,称他们为“荣誉上的饿汉”,说由于他们在荣誉上还十分饥饿贫乏,他们有理由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求,但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就不该如此了。对荣誉的追求和渴望同别的事情一样,是可以有个合理的分寸、得到一定的满足的;不少的人也是这样做的。

他极不赞成古罗马人的那个信念,他们在战争中只愿凭借单纯的勇气。他比我们今天还要更讲究意志,而且不赞成用任何手段去获取胜利。在同阿里奥维斯托斯[11]作战时,双方进行了谈判,谈判时两军之间出了点乱子,事情的发生要怪阿里奥维斯托斯的骑兵;乱子一出,凯撒取得了很大的对敌优势;但他却不愿加以利用,因为他担心有人会说他不讲信用。

在战斗中他经常着华丽、鲜艳的衣服以引人注目。

他牢牢管束他的士兵,越靠近敌人他管得越严。

古希腊人责怪某人极端无知,就用句常用的成语,说他既不识字又不会游泳。凯撒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会游泳对打仗大有用处,他也得过游泳的不少好处:当他需要急行军时,他往往就洇渡所遇的河流,因为他同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喜欢徒步远征。在埃及时,他已经上了年纪,一次为了逃命,不得不登上一条小船,由于许多人跟他一起上了船,小船就有沉没的危险,他弃船跳入海中,游泳到达二百步外自己的舰队;为了不让敌人夺去,他右手伸出水面举着他的几个记事本,还用牙齿拖着他的铠甲。

从来没有哪位统帅像他一样得到士兵的信任。在内战之初,百夫长们向他倡议,他们自己出钱,毎人供养一名武装骑兵;而步兵则提出自己养活自己;较为富裕一点的还负责供养最穷的。不久前,已故舰队司令夏蒂荣在我国的内战中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情况,他军中的法国人出钱为追随他的外国人发饷;在从前的法律制度下,按老一套行事的人中是找不出这种极其热忱、呼之即来的效忠例子的。

欲望比理智对我们有着更强的支配力。然而在对汉尼拔的战争中却发生了官兵学习城内慷慨的罗马百姓的榜样拒领军饷的事;在梅塞鲁斯的兵营中还把领饷的人称为雇佣兵。

在迪拉奇奥姆海边受挫之后,士兵自己跑来请他惩罚,结果他只有安慰他们而不是训斥他们了。他的一支部队单独将庞培的四个军团抗住了四个多小时,直至这支部队几乎全都被箭射死,射入战壕的箭竟有十三万支之多。有位叫斯凯瓦士兵负责守卫一个入口,他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扎穿了肩膀和大腿,盾牌被砍扎了二百三十处,依然坚守在那里,岿然不动。不少被俘的士兵,宁死也不答应倒戈投敌。格拉尼乌斯·佩特罗尼乌斯在非洲被西庇阿俘获,西庇阿处死了他的战友们,然后向他宣布要饶他一命,因为他是有头有脸的刑讯官。佩特罗尼乌斯回答说,凯撒的兵只有饶人性命却没有让人饶命的习惯;说完便立即自刎而死。

将士们忠诚的例子数不胜数;站在凯撒一边反对庞培而被围困的萨洛纳人的感人事迹却不应忘记,因为那里发生了一件绝无仅有的事。马库斯·屋大维将他们团团围住;被困的人不仅粮食奇缺,一切东西都很匮乏,大多数男子非死即伤,为了补充人力的不足,他们就解放了所有的奴隶,为了器械能用,他们不得不割下所有女人的头发搓成绳子。虽然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却仍然下定决心绝不投降。围困拖了又拖,拖得屋大维松懈起来,不像以前那样专心致志地围攻了,后来他们选定了一天的中午,先将妇女儿童安排在城头装出严阵以待的样子,然后出城向围城部队猛扑过去,结果他们突破了一、二、三层警戒,接着又突破了第四层及最后一层,打得他们丢下阵地,一直逃到船上;屋大维自己一直逃到了庞培所在的迪拉奇奥姆海上。此时此刻,在我的记忆里,想不出有过什么别的例子,说明被围困者整个儿地打败围困者并且取得战场的控制权;也想不出一次出击就取得战役完全彻底胜利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