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华(第3/3页)

据说,地球同太阳的相对位移就是历史。可以想见,这少年人却诞生在一个地球同太阳“错位”的或直称之为悲剧性的历史背景之前。哦,难道,难道诞生的或曾生存在悲剧性时代中的人,就命定无以摆脱历史的巨大“错位”所投射下的阴影么?……

我匆匆“位移”到家里。简直就是为了排除耳鼓里那大弥撒的余音,我随手翻开案头那本大书。那加了红杠杠的字迹,又奔入眼来: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可今天偶遇的这少年人,竟也要变成“被压迫的”不能不“叹息”的“生灵”?他的“本质”竟也要“变成幻想的现实性”?难道他,这个还没有脱离变声期的少年,这个从晴光朗照中来、又已到晴光朗照中去了的少年,只不过是个仍处于历史的余音或投影中的徘徊者与畸零人?

大弥撒的余音仍不绝如缕,似作催人省悟状。我却如入烟尘,竟无所省,无所悟,更无所祝祷,只砰地推开窗子,或可临风如浴了吧……

□读书人语

标题五个字,点明了正文的全部内容:写观礼大弥撖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思考。全文按时间的流程顺序写来,正应为自然舒展的平铺直叙,读时却感到矛盾冲突的无处不在:作者与少年、与教堂、与教义、与庄严典藉中的至理名言,甚至与自身之间,各方都生出了许多不和谐与矛盾。加之作者用了转折,对比的写法,将原本单纯、平实的事件表现得曲折繁重、多彩多姿。这里有人物的转折、对比(少年在弥撒前后的不同表现;作者对少年看法的转变以及二人之间、各人前后心态的对比)有内心情绪与外部气氛的转折、对比。它不仅在叙事上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透过一系列外在与内在的冲突和明显与隐蔽的手法演化出全文的主题。人们为什么要骂信宗教?有人为什么不信宗教?宗教真有如此神力与感召力?宗教真是“人民的鸦片”?对这一切,作者由观礼前的确信不疑到开始怀疑,由对所闻见,所感知的怀疑到对怀疑的怀疑。什么宗教、信仰、名言、自身以致天地万物都成为怀疑的对象。连语录的引用方式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前后重复引用的效果,也使人感到怀疑的存在。可以这样说,作者借助这大弥撖之思,写出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心理错位和交流困境。 【郑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