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第3/5页)

吐气如兰不是“单向”的词,而是双向的。我没见过哪个怀春少女默默对镜自言自语算“吐气如兰”的。吐气如兰得有个倾听者,面对者,有所反应,有所感动,继而以拥吻、爱抚回应了“吐气如兰”。吐气如兰便噤了口,哑了声,沉醉于刹时的沉默里——因此,“吐气如兰”像一场中程赛跑,悠悠的,幽幽的,留点后劲,冲向终点——总会跑到头的,跑到头总有奖励的。因此,单相思患者不可能吐气如兰。吐气如兰是个灰姑娘,总会遇到她梦中的白马王子。因此吐气如兰是无比浪漫的,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浪漫则浪漫矣,只是白流苏那哪是吐气如兰,对着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范柳原只能算是高级调情。张爱玲的笔调,她笔下的女子没有吐气如兰,有的只是忧忧的诉说,唠唠叨叨的怨怼,絮絮咶咶的前尘旧事——像《金锁记》的七巧。吐气如兰是清新的,张爱玲的笔下就没有一个清新如春天的女子,都是秋,和萧杀的冬。

我忘了我自己有没有过吐气如兰的经历,我声音不好听,有点奶气,像个小孩子的声音,吐气没兰,但好像也达到了吐气如兰的效果——有兰花刹时开遍满眼,满坑满谷。吐气如兰是个女孩子,小小的少女,一生中最美的十六岁,十七岁,(没谁都三十岁了还吐气如兰的,令人牙酸!)有一双冰凉小手的小姑娘。那让我想起海子的诗,四姊妹,以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的心都是女孩子,安静的女孩子,谁走过都别留下痕迹,只一抹兰香,轻轻轻轻漂在空气里。

五、琉璃色

我最喜欢累列这样的词——玛瑙、玳瑁、琥珀、珊瑚、珐琅、玲珑、葡萄、菖蒲、茯苓、菡萏、芫荽、芋艿、芍药、芙蓉、芦苇、芷蓝、苍芪、芭蕉、茉莉、茱萸、苔藓、荸荠、蘑菇,我称之为“单性花”的词,雌雄同体的词,“艹”字头的都静静静静隐在中药抽屉里,泛着花花草草的有着药性的苦香。“王”字旁的都是好石头,世间的珍宝,谁送我一副“王”字旁的首饰,我肯定向他吐气如兰——即使没兰,也还有爱,只是,送我的别是琉璃吧?更惨些,根本就是玻璃?——只能以礼轻情意重自我安慰一番罢了。

“琉璃”空占了那么高贵洁净的王字旁,却是较贫苦的家族,或者是高贵的王族里,可怜的放逐者,人家还兀自高贵着,唯有琉璃,家道中落了,步步凋残了……但琉璃的颜色真是美。玛瑙、玳瑁、琥珀总有丝丝纕纕的线条隐隐浮着,光泽不是太透明,黯淡的,混沌的,像鸿蒙未开,而琉璃,因为太透明透亮,不会打一点哑语,直来直去,水至清无鱼似的,反倒让人觉得脆弱易碎而倍加爱惜。琉璃还给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印象,像那个快人快语的二嫂子王熙凤。琉璃色炫丽、绮彩、多姿、繁复,汇集了诸多工艺之大成。张爱玲在她的小说《琉璃瓦》里写了殷实却不富足的家庭里,暗暗使劲争斗的几姊妹,川嫦的短寿,姐姐妹妹的挤兑,女儿再美再好,终也是瓦,弄瓦弄璋,即便是华丽的琉璃瓦,也顶不上大用,只是一个个大了,嫁了,老了,病了,死了,死了就被人忘记了,就又是一生……因此琉璃色纵然是华丽多彩,总让人觉得风云变幻、人生无常,觉得人世间充满了易逝、易碎、易折、易伤的因素,总让人心里充满哀痛与忧怨。想想,张爱玲的小说似乎总给人这样的感觉:惨伤、悲悯、哀哀的,无告的。她写的都是碎裂的琉璃。

皇帝的三宫六院总是参差的琉璃瓦,密密排就——这或许正是悖论所在,正因为琉璃的易碎,方显出“恒久传家远”的愿望,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一代一代永无止息。

因此,在深深几许的故宫那重重殿廊之间,我望见满眼的琉璃色,而微微地泫了眼睛,微微地流泪,微微地有些自伤,琉璃色,总是使人黯然神伤,因为它太华丽……

六、皇家蓝

华丽的中国版本是黄,明黄,皇家黄,皇帝与皇叔亲生的兄弟之间,衣着的颜色都赫然分明。若是胆敢穿了皇帝专有的黄,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但西洋却是“蓝崇拜”。皇家蓝该是难以描摹的一种宝蓝,有亮闪闪的光斑,有丝绸的凉滑爽逸的质地,有孔雀开屏尾翼上那光与色的灵动……皇家蓝因此常被人说成是“孔雀蓝”,孔雀是多珍贵的飞禽呵,而孔雀开屏,又是难得一现的景象,因此,美丽华贵的孔雀裘唯有穿在华美蕴藉的美少年宝玉身上。

我对蓝色有种格外的心喜。蓝色代表纯净、高贵、澄远,有时蓝色又代表浪漫、抒情、忧伤、沉缓,蓝色总让人想起一切美好的事物——诗歌、爱情、回忆、天空、大海、姑娘的眼眸与微笑,这一系列词汇的累列,完全可以串起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像串起的一串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