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与尊严 老舍创作与精神世界的主旋律 (第5/6页)

首先是他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经历。“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童年习冻饿,壮年饱酸辛。”(《昔年》)贫穷、借贷、欠赊使一个小孩儿对他人的眼光尤其敏感,他往往从很平常的一瞥中也能体味出屈辱,而当得到别人的夸赞和尊敬时,又会喜出望外。老舍的作品非常注重可读性,注重接受,每个精炼的句子都透出征服读者的强烈欲望,每个幽默的比喻都在暗示你为之鼓掌。这也从另一面说明老舍是非常注重“别人是怎么看我的”,也就是说,“我的价值”是由他人决定的。当他人尊我时,我的存在便有价值,他人尊我为大师、为圣人,我的价值便达到顶峰,否则便无价值。这样,自我就陷入了他人的地狱,命运便也失去了主宰。这既是老舍的悲剧,也是许许多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依附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致命弱点。

其次,老舍的文化结构也使他注重尊严。他走上社会后,从事了好几年学校教育工作,“师道尊严”,这不必多说。而后,他去英国留学,英国人的讲礼节、讲秩序、讲尊重人格以及英国文学的高贵气派必然对他影响极深。可以说,《二马》就是以英国人的尊严来对照中国人的无尊严,以此来痛贬国民性的作品。还有前面提过的京派艺术观的影响以及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士可杀不可辱”之类的观念,这些奠定了老舍文化结构的基质。

还有一点我拿不准的是,老舍是否有一些“满族意识”。满人由中华民族最尊贵的地位跌落到最屈辱的地位,这是我们中国能产生老舍的必要因素。老舍在晚年精工细作《正红旗下》,说明他没忘了自己是八旗后裔,是最屈辱之列中的一个“小秃儿”,后来变成了最尊严的人民艺术家。没有对这从至辱到至尊人生历程的思考,老舍后来是不会“自绝于人民”的。

所以,最后顺便说一句题外话:老舍的自杀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跟屈原、王国维、叶赛宁、海明威等人相提并论的。

(1)克罗齐(1866—1952),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美学原理》一书中。——编者注

(2)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 片立者。——编者注

(3)彼得堡学派:指20世纪初俄国以罗森堡、彻尔巴斯基等人为代表的佛学研究派别。——编者注

(4)耶鲁集团:通常称为耶鲁学派,指20世纪70-80年代在耶鲁水学任教并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几个有影响的教授,以堡尔•德曼、哈洛德•布洛姆、杰夫里•哈特曼、希利斯_米勒四人为代表。——编者注

(5)《文明与它的不满意》,转引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第25页。

(6)《关于性理论的三篇论文》,转引自同上书,第23页。

(7)三联书店《文学理论》,第19页。

(8)同上书,第145页。

(9)参见安徽大学中文系《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批评文选》前言。

(10)英国莱昂内尔•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文学》,《美国文学丛刊》1981年第1期。

(11)《文学中的结构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

(12)见《文学的选择》,浙江文艺出版社。

(13)见《三国演义》第一回。

(14)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编者注

(15)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编者注

(16)《沉沦》:1921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短篇小说集。——编者注

(17)《女神》:1921年8月出版。——编者注

(18)《阿Q正传》:从1921年12月开始于晨报副刊连载,直至1922年2月才全部发表完。——编者注

(19)罗丹巴尔扎克像: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为巴尔扎克雕像。1898年雕像完成,有许多人认为该塑像“哲理太多,造型不足。"但罗丹认为这是他“毕生的心血,美学的支点”。现在该雕塑收藏于罗丹美术馆中。——编者注

(20)采用陈鼓应译文,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8页。

(21)司马迁:《报任安书》。

(2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3)《小说的艺术》。

(24)张绩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25)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26)米兰·昆德拉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27)《老子》第二章。

(28)《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