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啼·常悲·常不轻(第3/4页)

正在这时,一位长者的女儿走过来问他说:“你为了什么,要使自己受这么大的苦呢?”

“我想去供养昙无竭菩萨。”

“你这样去供养,对你有什么利益呢?”

“这利益是无穷的,只要求无上佛法,这点供养算什么呢?”常啼说。

长者女被常啼的热诚深深感动,也想去供养昙无竭菩萨,就说:“你所需要的财宝,我可以给你,但是请你带我一起去问法好吗?”

常啼说:“那太好了。”

于是,婆罗门恢复帝释身说:“善男子!我并不是真的要人心人血,我不过是来试试你的道心,你的道心可佩,你需要什么东西我都可以给你,你说吧!”

常啼看到帝释,就说:“我只想要最高的法。”帝释说:“这个是我没有的,如果是别的要求,就有办法。”

“既然没有,那请您医好我的刀伤吧!”常啼说。帝释用长袖一拂,常啼的伤立刻痊愈,帝释也不见了。

常啼和长者女一起,带了许多财宝,去供养昙无竭菩萨,求听说法,然后就在众香城住了下来。常啼在众香城住了七年,从不坐卧,每天挑水泼洒道场的四周,以防尘埃飞起,经过了种种折磨,他才听到昙无竭菩萨的说法,知道了空的道理。

常啼菩萨最后证入般若智慧,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除了这位常啼菩萨,在《妙法莲华经》里还有一位长啼菩萨,他是因悲泪众生的愚迷,常在啼哭,所以号“长啼菩萨”。

“常啼”与“长啼”可能是同一位,《大智度论》里说:“有人言其少时喜啼故,名常啼。有人言此菩萨行大悲柔软故,见众生在恶世贫苦老病忧苦,为之悲泣,是故众人号为萨陀波伦(即常啼的梵音)。有人言是菩萨求佛道故,忧愁啼哭,七日七夜,是故天龙鬼神号日常啼。”

悲智光明的菩提心灯

常悲菩萨的故事记载在《度无极经》。

话说世尊从前当菩萨的时候,有一世名叫“常悲菩萨”,那时他看到世界的污秽与混浊,违背正法走向邪道,常常忧愁悲恸,不能自已。

那个时候名为“京法无秽”的佛刚灭度不久,经典和正法都已经消失了。但是,有一天常悲菩萨梦见了京法无秽佛来向他说法,他当下就消除心里的尘垢,进入了清净的禅定。

不久,他就舍弃了妻子,到山里去修苦行,常独自恸哭地说:“我生不逢辰,既没有遇到佛,又没有见到法僧,到底我要怎么修行佛道呢?”

天神知道了就下来教他,叫他应该往东行。常悲向东边走了几天,当他休息的时候有佛从上方飞来,常悲见到佛的时候,又喜又悲,于是向佛顶礼:“但愿佛陀垂哀,能为我说经。”

佛就对他说:“三界皆空,夫有必无,万物若幻,一生一灭,犹若水泡。”

然后佛又教他东行,他走了两万里之后,遇见犍陀罗国的法来菩萨,教他听度无极之法,终于开悟。

另外一位“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出自《法华经常不轻品》。

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一尊佛,名号为“威音王如来”,到像法时期时,有一个出家的菩萨,名字叫“常不轻”。

这位菩萨只要看到人,不管是谁,他一定向前恭敬地礼拜,然后对人说:“我深深地敬爱你们,不敢丝毫轻贱你们。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会成佛。”

常不轻菩萨平常就不专读诵经典,只是不断对众生行礼拜,甚至远远地看见了人,也一定跑过去礼拜赞叹。

众生里面也有看到他的礼拜而生出嗔恨的不净之心,也有用脏话骂他的:“你这个没有智慧的比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自己说不轻视我们,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会成佛,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这种虚妄的授记。”

常不轻菩萨被骂了很多年,心里却一点也不嗔恨,仍然像以前一样热诚地对人授记。

有的人更过分,甚至拿杖木瓦石丢他,他跑到远远的地方仍然大声唱言:“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会成佛。”

就这样一直到他快命终的时候,在空中听见威音王佛说《法华经》,得到六根清净,广而为四众说法华经,从前骂他打他的人,都来皈依他的座下,成为他的弟子。

读完这三个故事,让我们对菩萨的本质有更深的体会,菩萨的心大悲柔软,常为众生流泪,这是菩萨本质!

为求无上佛法,不吝惜身命,能受各种折磨,这是菩萨本质!

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希望众生都能成佛道,这是菩萨本质!

当一个凡夫开启了自我的菩萨本质,就比较不会被无常所迷转或败坏了,这就是我们说初发心的菩萨发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在菩萨成佛道时,证得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的正等正觉),中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