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啼·常悲·常不轻(第2/4页)
谁应当下地狱?
以世人所熟知的地藏菩萨为例,地藏菩萨发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时常化身在地狱道普度众生,但是经典上说,燃烧地狱众生的痛苦的烈火,当地藏菩萨走过的时候,烈火都化成美丽的红莲花,宝华承足,步步清凉,那是多么令人动容的图像呀!
烈火红莲、地狱天堂都是现象界的事物,是无常的,地藏菩萨伟大的悲愿则是菩萨的本质,是恒常而不因现象变灭的。
菩萨有什么恒常的本质呢?
我们以四大菩萨为典范,观世音菩萨是大悲,文殊师利菩萨是大智,普贤菩萨是大行,地藏菩萨是大愿。简而言之,菩萨的本质就是悲、智、行、愿,纵使世间有成住坏空的无常变灭,菩萨悯念众生的悲心,化导众生的智慧,带领众生的力行,拔济众生的愿望是永远不会在时空里变质或消失的。
再进一步说,无常是空,菩萨的本质是不空。菩萨知道万法皆空、诸行无常,所以他能站在这个空上,灭除贪嗔痴三毒,灭除生住异灭四相。菩萨又知道佛性不灭、本质不空,所以他能站在这个不空的本质(悲智行愿)来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在无常里流浪轮转的凡夫,没有一个永恒追求的理想,正如没有根的草,无常的风一吹,就飘浮在渺茫的空中、生死的大河里,找不到生命究竟的意义。
在无常中知悉佛性真有的菩萨,他从悲智行愿的大菩提心上扎根,开向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永恒理想,就像扎根深厚的大树,无常的风是不能动摇他的,因为他知道生命究竟的价值。
有一次,佛的弟子问佛:“谁当下地狱?”
佛陀说“我当下地狱。不唯下地狱,且常住地狱。不唯常住,且常乐地狱。不唯常乐,且庄严地狱。”
下地狱是多么苦痛的事!可是佛陀不但要下地狱,还要常住在地狱,并且以住在地狱为乐,甚至使整个地狱庄严起来,使地狱众生得到拯救。我们思量这段经文,体会到佛的悲心之深刻、智慧之光明、威力之宏大、愿望之广远,能不心有戚戚吗?
所以,不要害怕无常而厌离世间、舍弃众生吧!我们虽不能像佛菩萨有那么大的愿力,然而我们既然生在人间,是我们和人间有深厚的因缘,就让我们这样说:“我当在世间。不唯在世间,且常住世间。不唯常住,且常乐世间。不唯常乐,旦庄严世间。”
悲众生愚迷,常在啼哭
认识了穿透无常之后的本质时,使我们能更有自信地活在世间。在佛经里就时常记载了许多“常字辈”的菩萨,这些菩萨虽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却有助于我们认识菩萨的本质,我们下面就来说三个“常字辈菩萨”的故事,一个是常啼菩萨,一个是常悲菩萨,一个是常不轻菩萨。
常啼菩萨的故事出自《大般若经》。
很久以前有一个求道的人,名叫常啼,他很想去找名师教导修行的方法。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叫“空闲林”的地方,突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善男子!你应该往东方去求法,如果你能虚心刻苦,就能求到最高的智慧。”
常啼听了非常高兴,就说:“谢谢您的教导,我是想去求诸佛的法门。”
可是,常啼因为高兴而忘记问空中的声音,要去什么地方求法?那个地方有多远?谁是我的师父呢?想到这里,他不禁伤心地痛哭起来,这时空中的声音又说:“你如果要求般若,要成菩萨道的话,就要去离此五百由旬的众香城,向昙无竭菩萨求法,众香城是美丽的地方,昙无竭是般若智者,一定能告诉你最上的佛法。”
常啼听了,非常欢喜,就立刻往东方出发,在半途上他想到,自己要求名师,应该带一些供养才对,但是常啼非常贫穷,几乎没有任何财物可以供养。他就想到把自己的身体卖掉,把得到的钱买东西来供养昙无竭菩萨。
于是,他走到一处热闹的市街,高声大喊:“有没有人要买人?我的身体要卖!”他喊了半天,都没有人来问津,他就伤心地啼哭起来。
他的哭声被天帝释提桓因听见了,就故意化成一个婆罗门走到常啼前面,问说:“善男子!你为什么形容憔悴,在这里啼哭呢?”常啼说:“我的福分很薄,没有财宝供养名师,我想用卖身的钱买东西去供养昙无竭菩萨,可是,也没有人愿意买我的身体。”
婆罗门说:“我不要人身,但我要买人心人血人体,你肯卖给我吗?”
常啼听了大为欢喜,就说:“太好了,您要买什么我都卖您。”婆罗门说:“你需要多少钱呢?”常啼说:“您随便给吧!”说着,立刻拿出利刀深深刺进左臂,血流如注,又割开血肉,要破骨出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