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的夜晚,我怎样(第4/4页)

按理说,如果在语言和情感之间把握好一个“度”,这样的风格仍有广阔的前景,但陈东东还是逐步地“分裂”着自己,他的另一些作品视野更为“开阔”,并出人意料地加入了大量的戏谑与反讽,与人们普遍习惯了的陈东东简直判若两人。这不是我们以前所熟悉的宁静而忧伤的陈东东,而是一个相对活泼的陈东东,自然,后者比前者有趣,性情也趋于开朗。这个陌生的“现代知识分子”是否比以往那个纯粹的弱书生更值得亲近?上面提到的这两首诗,形式仍一如既往的优美,语言却已不复当年的流光溢彩,内涵上少了忧伤而多了讽喻,但相对而言,还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陈东东不是一个“灵活”的诗人,如果他坚持这样一条路子,那么他将毫无阻拒地“让人不认识”,尽管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不时尝试新风格,让读者“不认识”并不是坏事。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心情同样矛盾,当我们担心陈东东的抒情会流于晦涩、“小资”,希望他大气起来,一旦我们看到了他的变化,却又惋惜于那些美感的失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陈东东早年表现过如此坚决的姿态:“点灯。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点灯》)今天,诗人是否能够像他的诗中所写的一样自信呢?我无从猜测。也许,陈东东在本质上最适合抒情,无论如何,我更欣赏那种在黑暗中坚守的“羽扇纶巾”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