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多远游(第2/2页)

道观地方大,又敞亮,但人烟稀少,冷清的香火和宏伟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广东的道友感慨,这样的地方,搬到广州市区,不知有多旺的香火。塔是主体建筑,其余的殿堂分布在四周,有天师殿、斗姆殿、全真祖堂等,殿堂之间都隔得很远,因为树木还没长起来,显得很空旷,但花开得很好。

前几天读《鹤林玉露》,里面提到山矾,说山矾、素馨、茉莉等花,论颜色香气并不比牡丹、芍药差,但地位却比不得名花,有些怜惜。读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是山矾,名字怪怪的,这么硬气。看了资料后,心里有了花的影子,今天在阳平观的斋堂外就看到一株,花色白皙,细细碎碎的,香气也不过分浓烈。斋堂外还有白玉兰、辛夷、牡丹,周围几棵难得的古树,不知其名,风吹时落叶纷飞,安静异常。

午斋是郑当家亲自安排的,小圆桌,我们坐了三桌。席间师父们聊天,听郑当家说起和师父的往事,还说记得我,上次去翠屏山时见过,那时候我还没冠巾,我记性差,早已没有印象。

饭后一行人在院子里喝茶、休息,桌上摆着新鲜的桑葚,我诧异怎么出来得这么早,不过一想起路上看到枇杷都有黄了的,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吃了两口,微甜。

之后,于傅师爷衣冠冢处磕了头,竹林清寂,鸢尾遍地。

从前也走过许多庙子,都是带着观赏的心态,现在自己成为道士,走到祖师爷的地界儿,心态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葛仙山

出阳平观,要去的是葛仙山。

葛仙山的山门很远,环山公路绕了很久。我们的车大,坐着都觉得害怕,最开始都担心开车师傅的技术,后来才知道师傅是个高手,平稳地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

有的修了!这是大家看到葛仙山时的感慨。山门口几乎就是个工地,建材堆得乱七八糟,周围停满了车。看到这场景,累了的道友一点儿也不想走了,不过还是三三两两往上走了。路上有古老的银杏林,叫“银杏坪”,那些树,几个人都抱不严,才刚发芽芽,难以想象秋天时的景色。庙子太破旧。大家都说,真正清修,这里倒好。

山坡上菜籽花成片,边上就是庙墙,墙根儿下有一株绿樱。

桃花也还有,神台上供的就是桃花,好大枝。山中的寺庙供花都不用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花,若没有花,桂枝、松枝、柏枝,都可以拿来供。《神仙传》里,有的女仙小时候修炼,家境贫寒没有钱买香,就烧柏树叶子。那情景让我想起书里描写的细节,有清瘦的美,内敛的仙气,日久年深,偶有机缘遇见的俗子,不会觉得贫苦,而是俨然敬默。

香摊子是个老妇在打理,同她聊天知道她有两个女儿,都出家了。院子里的房子就像在乡下看到的民居,很清贫,那棵并未开花的桂花树,令人觉得清贵逼人,人立在破旧的门槛边上,丝毫不狭小,反而更觉磊落,空空如也。复有何求?

后又看了玉皇楼,楼是空的,楼前有泡桐树,花尚未开,周围的山包呈莲花状,有菜籽花。归途中有大片的茶花,多是红茶,也有粉色的。樱花极盛,有粉色的、绿色的,垂丝海棠也大片种植,花繁盛之极,花下小径幽深,宛在画中。我们走得慢,心里想起了幼年时的许多愿望,原来,曾经所贪恋的,也不过如此。

“三月有零星的菜花,凋零的山樱,盛开的玉兰,陌上有来来去去的红颜白发,此时的我正当少年,幸而正是幼年时期许的模样。”

又记起从前说过的话,如今还有这样的感怀。凡情有悲有喜,人世喜悦又有多种,缘情的,不缘情的。

行笔匆匆,未能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