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黑暗(第6/6页)

然而,谁来抚哭他们?

1941年,大清洗的血迹未干,库斯勒为牺牲的叛徒写下了自己的悲痛的悼词:《中午的黑暗》。那原因,在于他也是一位鲁巴肖夫式的人物。据介绍,库斯勒是英籍匈牙利裔作家。早年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三十年代苏共的大清洗,使他不满于斯大林的个人独裁,以致对共产主义运动产生幻灭感。脱离运动后,他依然积极参加西班牙内战,同法西斯佛朗哥军队进行斗争,遭到俘获,被判死刑。由于世界舆论的支持,他方获释放,从此在巴黎从事著述。二战爆发后,又被维西政府逮捕,拘禁到1940年,从此前往英国,定居伦敦。1983年,与其妻双双自杀。可以说,作者是以其曾经战斗过来的革命者的命运,阐释了他笔下的鲁巴肖夫的。

正是这样一部充满着理想的光辉和战斗的激情一一连绝望的灰烬也闪耀着火红色——的小说,被普遍看成为一部“反共”的作品。于是,在西方,它被译成多种文字一版再版,仅在美国,从问世之日起至1979年止,便一共印了二十六次,并作为经典名著收入“现代文库”;相应地,在东方也就成了一部禁书。对此,译者在译后记中辩护说: “在斯大林个人独裁下,不论是在第三国际还是苏共本身, 马列主义政党的原则已经遭到了践踏和破坏,由此而带来了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扭曲和畸变,但这并不是运动本身的应有素质。如果说《中午的黑暗》揭露和声讨这种扭曲和畸变现象是‘反共’,那无异是承认这种扭曲和畸变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色。任何一个曾经对这个运动的目标抱有崇高理想并为之奉献一生的人不论从思想上或者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接着,译者批评说,由于作者未能具备我们的历史眼光,因而不像我们那样能够把这种扭曲和畸变同运动本身划清界限。这种批评未必是确当的。因为小说自始至终,都在革命的目的和手段之间进行过反复多次的划分;手段在作者那里是包容更广的,它不仅指形形色色的策略,还包括了连同主体在内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有谁具备了译者所称的那种“历史眼光”呢?就在中译本《中午的黑暗》出版的次年——1989年,在作者以及他的小说主人公鲁巴肖夫的故乡,便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巨变,史称“苏东事件”。1989年事件,不但译者始料未及,即使世界上最明智最敏锐的政治观察家,也不曾作过准确的预见。

人类社会就像大海一般,茫茫相接,涌浪千叠。小说的结尾写到鲁巴肖夫之死:后脑先后受到两次摧毁性的打击,眼前的晕眩与黑暗,正好切合大海的意象。这是另一种“海洋感觉”。他颠簸在海面上。一道道的雾。海和海涛声。一阵波浪把他托起,它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又继续向前逝去......

一滴水和一个大海。这既是关于本书主题的隐喻,也是关于革命时代的象征。我们能说尽其中的奥秘吗?我们只知道,故事发生的时候,正值“中午的黑暗”;至于风波涌起之后,时间的地图作了怎样的转移?在小说中是没有交代的。但见安详的大海,一切如恒,一切无声无息......

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