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FLⅠ

FL:你好!

谢谢评论。报上说《我的丁一之旅》(以下简称《丁一》)写了十年,其实是三年,距我的上一个长篇是十年。三年,是从动笔算,想却想了不止十年。想,并不是指想这篇小说,是想这类事情,这类事情所包含的一些老掉牙的问题。我不知道应不应该想,只是不由地想,就好比超女们的想唱就唱。我看重想,也可以叫思想。电视中的一次歌赛,主持人问一歌手:你这么年轻,为什么喜欢唱这些古老的歌?歌手说不知道,喜欢就是喜欢。令人欣慰的是,这回答赢得了满场掌声。欣慰的意思,好像是说还有个歉意躲在哪儿。是呀,时至今日还说思想,不免要先存歉意。

若问灵魂是什么,料无人能给出可靠的回答。但一说到灵魂,大家似乎又都很知道它的含义。比如,无须对灵魂一词给出界定,人们便可进行涉及灵魂的谈话,这就是灵魂“无比实在”的证明吧。人们所以看它并不实在,是因为它并不是占据着空间的有形事物。既如此,其背景就难免虚幻,或如你说的“具有尘埃般的‘轻浮’感”——《丁一》谓之“虚真”。

这样的虚实分寸,是不可能事先设计的。所以我很同意你说的,它“来自选定如此生活的命运”。没错儿,命运!我相信写作从来是宿命的。所以一切都只能向命运中寻找;如果命运确凿包含着“虚真”的魂游,并现身实际的“那侗或“那史”,自然而然这虚实就有了分寸。我说过,使人渴望写作的是一团朦胧、纷乱、无边无际但又无比确凿的心绪,它们呼唤着形式而非形式决定它们,写作即是用语言来把它们缉拿归案。

说真的我很少研究小说技巧,我相信那是评论家的工作,弄不好会是小说家的障碍。我甚至想,少读些书或许碰巧对了,心里贮备的版本太多会让人无所适从。研究小说的要多读小说,写小说的倒不如多读些其他经典,多向生命最原态的领域去问个死乞白赖。现代的混乱大半是因为,人们让已有的知识、主义、流派等等缠绕得不能抽身,却离生命最根本的向往与疑难——我相信这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写作的零度”——越远了。

理性一词至少有两个解:一是恪守成规,一是善思善想(善于思考)。相应的写作理性也有两路:一是向已有的作品问技巧,问流派;一是向生命根本的向往与疑难问原由、问意义,技巧而后发生。

事实上,我的写作多是出于疑难,或解疑的兴趣。可是,所解之疑在增加,未解之疑却并不减少。不过,这就是人生处境甚或永恒的处境吧。问题在于,这只是令人悲哀吗?比如仅仅是“心路历程上的磨难被印上‘值得’两个字”?或者是,挣脱一种糊涂,只是以“留在另外所谓糊涂的层面”来赢得“寻常幸福感的保障”,即所谓“终极意义的无奈”?

不错,我确曾在这样的无奈面前伫留很久。

正看着的一本书中,有几句话,与我后来的感想甚为接近:“我们的科学和探索向我们显示了,我们作为解谜者和仪式主持者居住在一个深不可测的全体里。尼采似乎认为,在这个谜一样奇妙的宇宙里的有意识的居住者可以再一次经历他发现在古希腊宗教里最值得惊愕的东西:这种宗教生活发出的极大量的感谢。”“人类对比我们自身伟大无限倍的事物的感激之情在永恒轮回的新理想里达到顶峰。”“尼采展示了扎拉图斯特拉如何达到并表达了最高的肯定:对本来面貌的生活的热爱,变成了让生活永远是其本来面貌的愿望,即我们不完美的天堂永远回归到其原来的样子。”“尼采描绘了未来宗教的某些轮廓:‘个人必须奉献给比他更高的事物——那就是悲剧的意义所在;他必须摆脱死亡和时间。……所以人类在一起共同成长,作为一个整体出发……’。”

我理解的是:正如部分不可能把握整体,人也不可能知晓上帝的创造意图。但人必须接受这创造的后果,正如你若不接受整体,你也就不能作为部分而存在。如果人生的一切意义和追求都将随着死亡而消散,永劫不复,那人生真的就只剩下了荒诞和无奈,明智者当然就会主张及时行乐。一个相信及时行乐的人,必不相信灵魂,不相信整体可能获得的意义,而只相信个人,相信片断,相信由某一姓名所概括的几十年所能获取的肉身享乐。但是,如果生命(或存在)其实是“永恒轮回”的,我们就该对此持一份感激的心情了。因为这样,作为类,人便有了永恒完善自己的可能了,而不至于在某一肉身(个人或片断)的中止处看一切都是虚无。永恒轮回证明了:凡存在者,必处于过程中,此外别无可能。这意思是说,并没有终点上的全面酬报,或终结性的永恒福乐。因而,人也就再不能抱怨“永恒的道路”(比如西绪福斯)是荒唐、是无奈,而必须转而看重行走,并从中寻找意义。而这即是说,人永远都不可能在完美中,但却可能同时在天堂。而且这绝不是暂时的自我告慰;即便仍然有着糊涂,却与原来的糊涂有了本质不同。所以尼采强调,人类要“作为一个整体出发”。(《丁一》是说作为音乐,而非孤立的音符。)孤立的个人或音符,终难免陷入永劫不复。而音乐,或作为整体的人类,却可借永恒的超越而使幸福感得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