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到处都在吃饭唱歌(第6/8页)

于是,当你身处其中,你也会变成这样的人。你的思维被稀释了,浓度不高,但是每一克都有质量。在外旅行的时候,最棒的地方莫过于时间也被拉得很长,你不用按闹钟赶地铁,也不用列计划表排工作簿。你有大把的时间去想一些值得想的,或者你什么都不愿意想,那就让脑袋空着。接纳和不设防的态度,自然会把一些明亮的东西塞进你的心里。渐渐你会察觉所有美妙的事情都相互隐约关联,每听到的一个故事都会把你引去另外的故事。

-布达拉宫白到耀眼

-喇嘛们准备去辩经

-转经筒被手掌摩擦得很光滑

2013年的冬季我去了拉萨,日光倾城,一整座金白色的圣城在超亮度的日光下显得特别纯洁。我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经过无数站点,出发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所有的人都收拾好铺位安顿好行李,坐下来变得很安静。我是在正午阳光最烈的时候抵达拉萨。一出火车站,莫名的兴奋就涌上心头。照相机里存了一路上拍下的构图单一的照片,都是从列车车窗拍出去的画面,一路走着,辽阔的平原巍峨的远山,西宁站的时候下起大雪,风景越来越凛冽雄伟,我就知道,我正一步一步地接近拉萨。越过重重旅行,漫长的道路,彻夜的火车行走,去看心中蓄存了很久的千山万水。

我对西藏是有特殊情怀的,妈妈是支援过西藏建设的大学生,从天津大学毕业后,戴着大红花和我爸一起到了那时候荒凉落后的西藏,一待就是好多年。我打小就在家里的老相册里翻透了他们俩正值青春的时候,在高原上拍下的照片。有风景,有留影,有动物。有一张是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同事一起扬起双手咧着嘴笑着的照片,是黑白照片,背后是一湾湖水,天上有流云。我妈翻着那些照片跟我说过不止一次,说她们这辈人的青春比我们这辈人带劲,讲了很多西藏的故事。

我小时候,看爸妈的影集是一大爱好。最老的那一种,塑胶墨绿皮面的方形一厚本,一张一张的黑卡,中间有白色薄油纸。照片都被规规整整地贴着。那时候的人做事都特别可爱,照片带着花边,边角处都有圆滑的花饰。照片里的人也都一样可爱,目视远方,奋发向上的样子,仿佛随时就要起身携手奔向远方。我常常在翻相册的时候,笑话老妈太亢奋,倒是她每次看起相册时,都会在向阳的客厅里,坐上一两个小时。钱夹里还夹了一张她年轻时我最喜欢的照片,看起来像在宿舍拍的,握着笔,辫了两个羊角小辫,身着方格衬衣。带着那个年代大学生特有的表情,不知道在写什么,没有看镜头。明明是在拍照,却能看到微锁的眉头和有点儿紧张的表情。刚看到这张的时候,我笑话她也太入戏了。于是她拿着照片回忆了一大段。说当时校园报纸要采访自愿援藏的优秀学生,校报的记者来拍的照片。当时她就想,要有点儿思索问题的样子才会显得刻苦和积极,就摆了个锁眉的表情,噢,原来还是精心设计的。她又说其实这件衬衫是红色的,那个时候大家也都不太习惯穿太鲜艳的衣服,为了拍照才特意穿上的,谁知道报纸的照片是黑白的根本拍不出颜色。她还说,她握的钢笔是系主任送的,当时摆在百货大楼的柜台里卖的,平时都不太舍得用。本来是挺八卦的事情,不知道恁地,常常听着听着就听出了鼻酸眼酸的劲头。

在她各种各样或真实或杜撰的高原青春故事里,我不止一次地听到过这个湖的名字,叫羊卓雍措。深深的母女情结让我不止一次地觉得西藏和我也仿佛是有缘分的,我应该去看看那儿,去看看承载过妈妈韶华的地方。

所以我到拉萨的第一站就是奔赴羊卓雍措,没有人会说它不美。哪怕是被城市打磨得倦怠沉郁的心,再不容易被打动的也会在这里找到沸点。车子曲曲折折转得我快要吐了,终于到了。我推开车门,第一个冲出去,深吸一口车外的空气,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如果说圣托里尼用掉了这世界上所有的蓝,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看过羊卓雍措。就算上帝真的把大多数的蓝都投放到了爱琴海上那个小岛,也一定把最好看的一桶全都倒给了羊卓雍措。

写到这儿我停了一会儿,因为想了太久也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词可以形容它的这种蓝色。蓝汪汪,蓝莹莹,蓝晶晶,蓝晃晃,蓝黝黝,蓝茵茵,蓝丝丝,蓝湾湾,蓝幽幽,天蓝,蔚蓝,亮蓝,锃蓝,悠蓝,幻蓝……我在纸上写了无数个词,写到看在眼里蓝字都不像个字了,也没找到满意到能描绘我眼睛所见的精确词儿。它让你觉得它应该是有生命的,它只是安稳而长久地待在了这里。它让神圣的气息层层堆积,几乎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