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博祖姆到阿尚博堡(第2/6页)

十二月十四日

重读完了整部拉封丹的《寓言》。还有哪部文学作品曾给人更精致、更智慧、更完美的东西?

十二月十六日

仍然困在博祖姆。这已不再是休息,而是焦躁不安。没有活动,睡眠差多了。莫雷尔劝说我们,这里有豹子出没,夜里敞着门窗很不谨慎。于是什么都关上,结果憋得不透气。是该启程了,哪怕是步行。

莫雷尔借给我们的一堆报纸杂志(邮差刚给他送来的)中有篇克雷芒·沃泰尔126的文章,读来够惬意的,我在里面和“兰波、普鲁斯特、阿波利奈尔、絮阿雷斯、瓦雷里、科克托”一道受到指责,成了法国“无论如何”也不想要的“晦涩费解”作家的样板。——我读到歌德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一个人觉得可笑的东西更能说明他的性格了。”127

十一月十九日发来的一份无线电报通告:瓦雷里入选法兰西学士院。

恩加纳莫 十二月十七日

真得下决心走了,不再等政府的汽车了。我们已经后悔等了这么久,计算着浪费的时间,我们都可能到阿尚博堡了……又征调了一个四十八人的挑夫队伍,其中十六个轿夫。这是第七批了。再没有比这条路更没情调的了;骄阳酷热之下,我们品尝它十足的单调,不怎么下轿。颠簸得太厉害,看不了书。但一到站,我立刻一头扎进《亲和力》里。晴朗的傍晚,和最近几天一样。太阳还高悬在地平线上,如莫雷尔形容的,“很像橘子”。它的热度与光芒已退去,只是橘红色的一团,望着它看毫不晃眼。这是美妙的时刻,帽盔用不着了。就在依旧被残阳染红的地平线上那一点的正上方,初升的细细的月牙现出来,像阿拉伯语中的“noun”128。我一直往下走,到了一条不远的小河边,在林荫小径上,顺着小河的水流徜徉了一段时间。多么安静!鸟儿啁啾;之后,太阳刚落山,蚱蜢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暮色中,我看到一只令人目瞪口呆的鸟几乎就在我们茅舍顶上飞。它比乌鸫大一点,两根羽毛长极了,在身体两侧像杂技演员的平衡棒一样,鸟似乎靠着这平衡棒在空中表演飞行杂技。

稍后,夜幕降临时,我陪马克到他刚刚去过的小村;大块砂岩乱石堆后面,一片破破烂烂的茅屋群,在篝火微光映照下,俨然一幅史前景象。

博萨 十二月十八日

二十五公里的一段路(和昨天一样),五点半就出发,由于路上停留长达一个小时,将近一点才到站。从博祖姆起,轿夫们不再唱歌。草原上树木更加稀疏,甚至完全消失,露出大片草地。这也不再是那种和我们的果树一般高的灌木,而是和欧洲最高的树一样高的美丽的大树,但还没有达到大森林里参天大树那么高。我真想看看春天里的这些大草地,当草还不高,颜色嫩绿之时;但我也怀疑,也许,新草之上,是否依然充塞野火没有烧尽而只是熏黑的茎秆,丑陋不堪。大片大片烧过的土地;极度萧瑟荒芜,也许超过了任何一个冬天。树没有落叶,但所有树叶都变成单调的古铜色,烈日下,这颜色和地面的黑色组成的和声是那样令人愁闷而无法逃避。仿佛这片烧焦了的土地上再不会出现任何新的生命,而那大火过后已冒出三天的细草嫩嫩的绿色几乎像是一个错音。俨然一个嘴巴不严的知情者过快透露一个可以让不安的观众放下心来的秘密,影响了戏剧效果。

路上之所以耽搁,是因为太阳升起一小时后,遇上了一队囚犯,由邻村的头头押送着。囚犯共十一人,脖子上套着绳索——所谓绳索,其实只是一条细绳,将他们拴在一起。他们的样子太惨了,看到他们的可怜样,真是揪心。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份木薯,肯定很沉,不过对一个身体健康的男子并不过分;但他们看上去连自己都几乎撑不住了。其中只有一个什么也没顶。这是一个十到十二岁的孩子,瘦得不成样,困苦、饥饿、疲劳已经压垮了他;有时他四肢战栗,肚皮一阵阵抽搐抖动。他的头顶像被锉过一样,有些地方的头皮不像头皮,而像伤口或身体表面烫伤后长成的皮肤。他仿佛永远都不会笑。而且,他那些苦难的同伴都那么悲惨,眼里几乎找不到一星半点智慧之光。我们一边询问那个头头,一边把布挎包里的东西都倒到孩子手里,可惜运气不好,包里只有三块干面包。我们确信很早就能到站,让挑夫走到前面去了,自己没带什么路上吃用的东西。孩子像饿狼一样吞下这几块硬面包,一句话也没说,连个感激的眼神都没有。他的同伴,虽没有他那么虚弱,饥饿程度却似乎不亚于他。经过一番追问,我们得知他们好像已经五天没吃东西了。那个头头说这是些逃跑的村民,在丛林里生活了三个月,我猜想他们在那里活得就像被围捕的野兽。但是接下来,我们询问下令抓住他们的邻村村长科特,晚上又问这些人的村子也是我们过夜的村子的几个首领,得到的说法互相矛盾。我们不知道他们跑到丛林里究竟是去看村子里生病的山羊,还是要躲避害死了他们好几个孩子的厄运;还是在村长要求下,为行政当局把花生“装袋”;还是仅仅是违抗命令,不肯种庄稼。(值得一提的是邻村的作物非常多,我们好久没见过这样的景象了。)听说他们在丛林定居一年了,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村子。按他们自己的陈述,他们受到科特和科特村里人的粗暴虐待,把他们捆到木桩上之后,往他们身上泼满垃圾和秽物。真是好难弄清什么,好难明白什么。而且,应当承认,这些人的瘦弱,这些人一望而知的困苦,好像与我们沿途经过的村子里的居民的瘦弱与困苦没什么两样。没有什么比这些村民生活居住的棚屋更悲惨的了,他们乱糟糟地挤在里面(这个里面装十一个人,那个装十三个)。我们经过时,没有一丝微笑,没有一声招呼。这与我们进入诺拉地区的热烈隆重场面反差多么大啊!……我本来应该在讲这次路遇之前谈到莫雷尔说的联合“行动”。行动从我们离开博祖姆的前一天开始,为这次行动,莫雷尔派了五个民兵(每人配二十五发子弹,命他们只有紧急关头才能开枪),这些人要和另外三个行政长官指挥的其他民兵在指定地点会合。四路纵队互相向对方挺进,不能放跑那些拒不服从的反抗者。他们生活在四个行政区的边界地带,每当其中一个行政区的长官追捕他们,他们就跑到另一个行政区——这种情况已持续很久,直到朗布兰总督决定结束这种抵抗的那一天。是否该把今早那一队人看成是这一命令的间接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