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撒哈拉沙漠(第15/22页)
这与未婚以前的姑卡简直是判若两人:
“那时的姑卡梳着粗粗的辫子,穿着非洲大花的连身长裙,赤足,不用面纱,也不将身体用布缠起来,常常在我的屋外呼叫着赶她的羊,声音清脆而活泼,俨然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
相比之下,三毛与荷西的婚礼虽然简单朴素,但却温馨感人。因为是在沙漠,所以举行中式婚礼不太可能,只能举行一个简单的西式婚礼,按照西式婚礼的一般形式来说,结婚当天,新郎应该穿西装,新娘则穿上纯白的婚纱,但是对于三毛来说那一天,她和荷西的打扮实在让人难以和结婚联想在一次,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
“我伸头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的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没有用皮包,两手空空的。”
婚礼是在镇上举行,由于没有车,两人只好步行走到镇上:
“漫漫的黄沙,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两个渺小的身影在走着,四周寂寥的很。沙漠,在这个时候真是美丽极了。”
婚礼由当地的法官主持,之后交换戒指,婚礼结束。
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城市,有很多不同的结婚习俗,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区的柏柏尔人居住地的“新娘市场”。每年的9月份一到,阿特拉斯山区就要开始为“穆塞姆节”做准备,这个节日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圣徒纪念日,同时,也是一个求偶盛会。节日期间,女方的家长或亲戚领着准备出嫁的女子来到市场,而小伙子们则睁大自己的眼睛悉心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女子们的打扮各不相同,待字闺中的未婚少女穿着鲜亮,戴着面纱,头上披着圆形头饰;而准备再嫁的寡妇则身着肃穆的服饰,也戴着面纱,只是披的头饰换成尖顶的。求偶的男子可以主动与自己相中的女子搭讪,如果女子对他也很中意,就允许他握住自己的手。随后,有专门的负责人在帐篷里为彼此中意的男女填写结婚申请表,由摩洛哥政府授权的代表签字之后,婚姻正式生效。
内外兼修——独特的沙漠洗澡方式
沙漠中居住的人们很少洗澡,通常三至四年洗一次,就连三毛的邻居姑卡,结婚头一天也还是不洗澡。
而沙漠里用来洗澡的公用澡堂也是相当简陋的,进入澡堂,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小房间:
“那个小房间大约只有三四个榻榻米大,有几条铁丝横拉着,铁丝上挂满了撒哈拉威女人的内衣,还有裙子和包身体的布等等。”
这里就是脱衣服的地方,脱下的衣服则挂在铁丝上。之后拿了空的水桶再进到另一个房间,整个澡堂的格局是“一节一节地,好似枕头面包一样”,这个房间里可以看到一口深井,有水从井口冒出来,洗澡的话用空水桶打水,然后直接往身上倒,这个房间里的水是凉的,如果觉得冷,可以再往枕头面包的下一个房间前进,那里有热水。
进到热水房:
“一阵热浪迎面扑上来,四周雾气茫茫,看不见任何东西,等了几秒钟,勉强看见四周的墙,我伸直手臂摸索着,走了两步,好似踏着人的腿,我弯下身子去看,才发觉这极小的房间里的地上都坐了成排的女人,在对面墙的那边,一个大水槽内正滚着冒泡泡的热水,雾气也是那里来的,很像土耳其浴的模样。”
房间内的温度很高,地面也很烫,三毛的脚被烫得不停地动来动去,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烫的地面那些撒哈拉威女人还能直接坐在上面呢。之后,三毛看见这里面的女人都是在用小石头来搓澡的,这个过程让她连吸气都忘了:
“我看见每一个女人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的污垢,她们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脏都松了,才用水冲。”
房间各处的卫生也不是太好,再加上在房间里洗澡的女人都是好几年才来一次,所以她们搓澡的景象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每在这个房间里多呆一分钟,三毛就越接近崩溃的边缘:
“这个房间很小,没有窗,加上那一大水槽的水不停地冒热气,我觉得心跳加快,汗出如雨,加上屋内人多,混合着人的体臭,我好似要呕吐了似的。挪到湿湿的墙边去靠一下,才发现这个墙上积了一层厚厚如鼻涕一样的滑滑的东西,我的背上被粘了一大片。我咬住牙,连忙用毛巾没命地擦背。”
最终,早已到达极限的三毛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