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字路口—找到人生方向感(第3/13页)

缺的课,迟早要补上。

刘欣的咨询做完了,但自我探寻才刚刚开始。

转弯看见

在和所谓的环境、社会、传统进行抗争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充满焦虑的:因为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只是知道似乎不喜欢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给自己时间进行探索、尝试和坚持,这本就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你不放弃追求梦想,梦想就不会放弃你。

以职场理解的方式获得尊重

这个社会蛮有意思的,总是依靠新人,又总是排挤新人。

十年前,当80后初入职场的时候,曾被批判为“垮掉的一代”,如今又开始对90后评头论足,互联网原住民,外星人,任性。职场就像是一个生物群,一旦有新鲜力量加入,就要躁动一段时间,然后等着新人变老。

我一直不主张另眼看新人,捧也好,扁也好,结果都容易让一些年轻人失去本来对自己的反思能力,不是被捧杀,就是被棒杀。过度强调一个时代的个性时,反而会忽略所有人必经阶段的共性。社会的浮躁,会让新人更加迷茫。

“做自己”之下的隐情

我遇到了这么一个年轻人:于浩,男,生于1989年,说是90后有点早,80后有点晚。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一年之后裸辞。找我咨询,希望为职业定位。

我看了看收纳表,咨询问题中,既有“下一步该干吗”的定位问题,又有“能力如何提升”的发展问题,还有“家庭平衡问题”。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平衡”又意味着什么呢?

咨询开始,我先和于浩讨论定位问题,从兴趣方向、能力现状、职业价值回馈等各角度来看,于浩之前在某大公司的工作似乎是个不错的选项,那么,辞职为哪般?

于浩的理由非常充分:对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满,总是和领导的思路不一致,感觉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看上去是不是和很多“被批判”的90后借口相似?稍有不满,就炒老板鱿鱼。

于浩说:“我其实特别认同新精英的理念,鼓励每个人做自己。”于浩的眼里似乎有找到组织的亮光,“我的家人都希望我能读研究生,还希望我能考公务员,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就不想这么做,我就想做自己。”我开始纳闷了:他的“做自己”指的是什么?

于浩继续抱怨:“毕业后好歹找了一份看上去还不错的工作,我开始干得也不错。不过,慢慢地,我感觉自己没有拿到我想要的价值。于是,我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还是希望做自己。”他又一次说到了“做自己”。

“等等,你是怎么看待别人给你的建议,以及你的第一份工作的?”我感觉到了一种磕磕绊绊、连滚带爬的跳跃式思维。在“做自己”的大旗之下,必有隐情。

很多人会扯来“做自己”的大旗给自己的任性和逃避遮羞,但是在做自己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你会在什么土壤里,用什么方式,凭什么能力,追求什么样的自己?

“就是”想要,这样的语言里带着一种执拗。我就要听听这种执拗背后,于浩在想什么。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稳定工作?做自己?

于浩说了,并不是不想考研,只是担心读完书出来年龄大了怎么办;也不是不想考公务员,只是担心考不上怎么办;甚至不是真的想考试,只是父母总有期待怎么办;说起原来的工作,也不是不喜欢互联网行业,只是总没有发展怎么办。

似乎什么都不想,又似乎什么都想要,那么于浩究竟想要什么呢?这和职业无关,和担心有关。我听出了种种想法似乎都只是表面的浮躁,我隐隐听到于浩内心中有一个痛点。把浮躁拨开,我想听到那个痛点是什么。

偷偷搏尊重

于是,我就和于浩一起分析最近这份工作的情况,我问他:“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专业对口、开头不错、自己喜欢的行业变成一个鸡肋,继而产生了动摇呢?”

这个问题让于浩思考了很久。他在梳理思路。

他告诉我,自己找到的这份工作,家里是不同意的,家里一直希望他考稳定的公务员。自己在收纳表里填写希望解决的“家庭平衡”问题就和这个相关。那不是真的“家庭平衡”,而是希望获得家人的支持,或者不再承受家人施加的压力。

原以为可以开始“做自己”,但是现实却扇了自己一记耳光。“我希望在工作中有创新,但是工作却不能满足我的期待,而且我的每次尝试都被项目经理批评,说我的进度太慢,说我不能满足团队的要求。”于浩颇有些委屈,如此情形下,内煎外烤,他受不了才辞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