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3/4页)

阿:对.

苏:他们不完全象一个刚从监狱中释放出来而且走了好运的癞头小铜匠吗:他洗了个澡,穿了件新外套,打扮得象个新郎,去同他主人的女儿......一个失去了照顾,处于贫穷孤独境地的姑娘......结婚?

阿:是很相似.

苏:这样的一对能生出什么样的后代呢?难道不是劣等的下贱货吗?

阿:肯定是这样.

苏:所以,当那些不配学习哲学的人,不相称地和哲学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该说他们会"生出"什么样的思想和意见来呢?他们不会"生出"的确可以被恰当地称做诡辩的,其中没有任何真实的,配得上或接近于真知的东西来吗?

阿:确实.

苏:所以,阿得曼托斯,剩下来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就只有其中很少的的一部分了:他们或是出身高贵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处于流放之中,因而没受到腐蚀,仍然在真正地从事哲学;或是一个伟大的灵魂生于一个狭小的城邦,他不屑于关注这个小国的事务;或许少数人因为天赋优秀,脱离了他所正当藐视的其他技艺,改学了哲学;还有一些人,或许是我们的朋友塞亚格斯的缺陷束缚了他们,须知就塞亚格斯而言,背离哲学的所有其他条件全是具备的,可是他病弱的身体使他脱离了政治,没能背离哲学.至于我自己的情况则完全是例外,那是神迹,是以往很少有别人遇到过的,或者压根儿便从来不曾有任何人碰到过的.已属于这极少数的道中之人,他们尝到了拥有哲学的甜头和幸福,已经充分地看见了群众的疯狂,知道在当前的城邦事务中没有什么可以说是健康的,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作为正义战士的盟友,帮助他们,使他们免于毁灭的.这极少数的真哲学家全象一个人落入了野兽群中一样,既不愿意参加作恶,又不能单枪匹马地对抗所有野兽,因此,大概只好在能够对城邦或朋友有所帮助之前便对己对人都无贡献地早死了.......因为所有这些缘故,因此哲学家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他们就象一个在暴风卷起尘土或雨雪时避于一堵墙下的人一样,看别人干遍不法,但求自己得能终生不沾上不正义与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而逝世,也便心满意足了.

阿:噢,他生前的成就不算最小呀!

苏:〔不是最小,但也不算最大.〕如果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恰当的国度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因为只有在一个恰当的国家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以保卫自己的和公共利益.

哲学受到非议的原因以及非议的不公正性,我觉得我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阿:关于这个问题我再没有什么可要说的了.但是你看当今的政治制度哪一种适合于哲学呢?

苏:一个也没有.现行的政治制度我之所以怨它们,正是因为其中没有一种是适合哲学本性的.哲学的本性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而堕落变质的.正如种子被播种在异乡土地上,结果通常老是被当地水土所克服而失去本性那样,哲学的生长也这样,在不合适的制度下保不住自己的本性,而败坏变质了.假如哲学能找到如它本身一样最善的政治制度,那时可以看得很明白,哲学确实是神物,而其他的一切,无论天赋还是学习和工作,都只不过是人事.到此我知道下面你要问,这个最善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了.

阿:你猜错了;我要问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它是否我们在描述"建立"的这个城邦?

苏:从其他方面看,它就是我们的那一个;但是还有一点我们以前曾说过,即,在这么一个国家里必须永远有这样一个人物存在:他对于这个国家的制度抱有和你作为一个立法者在为它立法时一样的想法.

阿:对,那一点曾说过的.

苏:但是,对它的解释还不充分;你的插言反驳曾让我们害怕,而这些反驳也的确表明:这一讨论是漫长的和困难的;单是奈下来要解释的这个部分也肯定不是容易的.

阿:余下来要解释的是什么呢?

苏:是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受哲学主宰的城邦怎么样可以不腐败呢?一切远大目标沿途都是有风险的,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嘛.

阿:让我们还是将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以结束这一解释工作吧.

苏:不是我缺少愿望,假如说缺少什么的话,是缺少能力......只有这一点可能妨碍我.但是你会亲眼看到我的热忱的.还要请你注意到,我将十分热忱和勇敢地宣称,这个城邦应当用和当前完全相反的做法来从事于哲学研究.

阿:怎么个做法?

苏:现在,人们研究哲学时仍是少年,他们在童年和成家立业之间这个阶段学习哲学.他们在刚刚开始接触到它的最困难部分(我指的是推理论证)时放弃了学习,他们这便被认为是一个完全的哲学家了.以后,他们如果有机会应邀去听一次别人的哲学辩论,便认为这是件大事了.他们认为这种事是应该在业余的时间做的.到了老年,他们很少例外地比赫拉克利特的太阳熄灭得更加彻底,以致再也不会重新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