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个新道统(第4/7页)

在自由主义学者群体中,刘军宁不提社会福利,被人称作“最纯粹”的自由主义者,或“自由至上主义者”。由于他的主张类同于美国共和党的核心价值观,因而被划为自由主义右翼。刘军宁近年来的努力转人一个新方向。他曾著有《保守主义》一书,介绍英国保守主义大师柏克的思想。在书中,刘军宁批评了企图依靠人为建构重建世界、改天换地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主张在经验主义基础上,保守自由传统,让社会自然演进。在刘军宁的著作中,保守主义即是保守自由。正因如此,近年来刘军宁发表很多文章,在先秦诸子中挖掘自由因素,力图证明自由和宪政在中国是有传统可循的。

任剑涛在《什么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共同底线》一文中提醒说,一些中国学者热心引进新自由主义,有意无意忽视古典自由主义。他们对公正问题的偏爱,超过了对个人自由的重视;对社会不公的批评,超过了对宪政制度建设的兴趣。他们想把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嫁接起来,寻求一条非左非右的吉登斯式的“第三条道路”,从而减少对立面,躲避攻击。任剑涛说:“他们对于中国还处于一个缺乏基本自由,缺乏捍卫基本自由的基本宪政制度安排的现实状态视若无睹。”“所谓共同的底线,只能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提供的个人自由与权利这一底线”,11而不是新自由主义或者民主社会主义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调和式观念。

任剑涛认为,发达国家已经建成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宪政制度,古典自由主义所要求的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早已实现并有确实保障。在此基础上发展新自由主义,将自由与平等这两大制度主题结合起来,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中国情况完全不同,古典自由主义在现实中基本等于零。“我们需要强调”,任剑涛说:“当今我们中国只能对接古典自由主义,而难以对接新自由主义。原因很简单,一个缺乏对自由理念的普遍认同,缺乏稳定有效运作的自由民主宪政制度安排的国度,直接引用新自由主义的平等观念与制度轨制,只会损害公民的个人自由。”12

秦晖与任剑涛的意见有所不同。秦晖在近年演讲中强调,自己不属于左也不属于右,而倾向中间观点。他在文章中引用卫生部退休副部长殷大奎所说的中国80%的医疗资源都被官员享用的事实,批评中国实行“负福利”,即各项福利如住房、医疗等都是优先覆盖社会强势集团如官员阶层,而不是优先覆盖最穷困的人。秦晖高调呼吁完善社会福利,实现公正平等。一些学者说秦晖实际上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学者说,秦晖在20世纪90年代曾在《中国图书商报》上发表文章支持民主社会主义。当然,秦晖对于维护个人权利的主张,也是支持的。不妨说,秦晖是自由主义者当中倾向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学者,可视为自由主义左翼。

秦晖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商榷》一文中,肯定自由主义的基点是个人权利,追求人类普世价值。他说,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资源来自四方面:一是哈耶克的“消极自由”论;二是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尤其是交易成本理论;三是民国时期倡导第三条道路的罗隆基等人,而罗的思想又来自罗素、拉斯基等有社会民主倾向的自由主义者;四是海外新儒家与“后新儒家”思想中的自由主义成分。

秦晖认为,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追求中,存在不同的偏重。他说,中国今日的市场经济,不公正现象相当突出。因此,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也具有发展的合理性。他的意思是,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民主社会主义强调公正平等和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应当结合起来,在中国目前形势下,自由主义不必与民主社会主义刻意划清界限。在谈到儒家时,他说,儒家传统中缺乏对构成自由秩序基础的个人权利的尊重,这是国人应加反思的。另外,各派新儒家都是心性之学,缺乏制度思想。

秦晖说:“中国自由主义者必须能够解决中国当代面临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关键性的一些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13秦晖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深化产权改革,实现公正平等。他提出,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应当和民主社会主义互补。他说,事实上,当今发达国家的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也正在趋同。

对此,徐友渔说,初期的民主社会主义曾经反对资本主义,反对私有制,主张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实行计划经济,后来不断吸收自由主义思想,才演变成今天的政治多元状态和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自由主义居功至伟,还是要坚持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