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回首(第7/14页)

许敬芝抽泣道:“王爷,你还是走吧。我身子还不方便,只好留在这里,是死是活且听天由命。可是我们这刚落地的女儿,又该怎么办?怎么办?”一时间天塌地陷,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谢汝成急得连连摆手:“哎呀!你们不要乱!天无绝人之路,既然朋友已送来信息,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求生啊。”他回过头去,望向寒兰前相互依偎、默默无语的郁蓉和谢岚——他的妻和他的子,他最亲的亲人。

谢汝成的目光中充满难以形容的温情和眷恋,看一眼、再看一眼:“郁蓉……”那美丽的身影轻轻颤抖了一下,然而漆黑的眼眸依然低垂,并不与丈夫求索的眼神交汇。谢汝成发出一声最深长的叹息,这一声叹息便倾尽此生之爱。

他下定决心,回过头去对绝望悲泣的李炜夫妇淡淡一笑:“我倒有个主意。”

了尘用最苦痛的口吻回忆道,从谢汝成的讲述可以看出,他在回家之前已考虑再三,把一切都盘算清楚了。首先,他告诉大家,自己的那位好友,也就是冒险送信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他已和那朋友说好,将郁蓉和两个孩子拜托给他照顾,先去城外找寻僻静之所躲一躲,这样至少可以保全孩子们。许敬芝生产后尚未恢复,行动不便就留在谢宅,换上仆妇的打扮,能混则混,就算混不过去,她毕竟是一介女流,官府应该不会过分为难。至于李炜,则必须立即离开谢宅,独自一人逃生肯定比带上妻儿方便。最后,也是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由谢汝成换上李炜的装束,代替李炜前去迷惑官府。

那一夜的谈话记忆犹新,那一时的谢汝成展现出从未有过的果断和冷静。他有条有理地解释这个方案的好处,一来可以拖延时间,为李炜争取逃命的机会;二来等官府发现他并非李炜,也不能拿他怎样,最多吃些皮肉之苦。等事情过后,他和李炜都可以再去约定的地点找寻躲藏的郁蓉和孩子们,以谋后路。谢汝成的主意说完,屋里陷入死寂,李炜和许敬芝被震惊得哑口无言,郁蓉倒像是什么都没听见没看见,只是罕见地爱抚着儿子瘦弱的身体。谢岚傻乎乎地对母亲笑着,他短短的生命中很少有这样享受母爱的时刻,已经幸福得不知所以,对周遭的一切都不在乎了……

然而李炜是清醒的,他心里再明白不过,其实谢汝成略去了一种可能,就是谢汝成真的被官府误认为李炜本人!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即使到了今天,了尘都能听见当时自己牙齿相扣的声音,能看见许敬芝投向自己的惊惧目光,他们都想到了:谢汝成这是打算替李炜去死啊!而且只有他以李炜的身份而死,才能彻底解脱李炜,也让许敬芝和他们的女儿不再被官府骚扰和残害。

“……汝成,他想得太周到了。因为郁蓉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所以他才特意将郁蓉和两个孩子支开,既是保护也是让他们不能破坏这个计划的进行。”泪水从了尘空洞干涩的眼眶中溢出,缓缓流入嘴里,“他是存心要死,把一切都考虑到了。”

狄仁杰闭上眼睛,谢汝成多年前的形象,在他这古稀老人的心中已很模糊,所能回忆起的,便是汝成稍显木讷的言行和特有的凄惶笑容。当毕生至爱只能以疯狂来回避自己的时候,谢汝成,他肯定是对这份爱彻底失望了。如果在有限的将来,生命只能由一次接一次的背弃和折磨组成,何不就此割舍呢?他大概已经反复思考了很多次,现在上天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死而能有所价值,让他在抛弃这副皮囊的时候,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义无反顾,最最重要的是——不让他深爱的女人背负良心的重负。因为,谢汝成是为了救友而死,为了成全名士气节,就算今后他们的儿子回想起来,也不会被父亲的怯懦压得喘不过气来。

于是,谢汝成毫不犹豫地赴死;于是,李炜胆战心惊地贪生;于是,爱恨情仇就在那个夜晚,深深刻上命运的碑文,所有的人都被卷入旋涡,从此再也不能逃脱。

既然计划无人反对,就算达成了。谢汝成从屋外请进那位“朋友”,原来他是谢家的一位远房亲戚,因家贫无业一年多前从外地来投奔谢汝成,正赶上谢汝成困扰家事、心绪烦乱,两人常常在一起解酒浇愁、游乐谈心,遂成至交。此人社交甚广,不过一年多时间便在汴州城内混上一大帮三教九流的朋友,谢汝成也因此更加日日在外流连。当然,交友广泛在关键时候往往能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官府很快要上门抓捕的消息便是他打听到的。

心神俱乱的李炜根本没看清那人的样子,只记得他的名字叫作谢臻。谢汝成让郁蓉带上孩子们跟谢臻走,她好像没什么感知,不吵不闹地很听话。反而是谢岚,明亮的双眼射出与年龄不相称的锐利之光,充满敌意地逼视着那个陌生人。几个大人都难以想象,这个才八岁的孩子到底领悟了多少实情,只见到他紧抿嘴唇靠在神思飘摇的郁蓉身旁,似乎已准备好了面对一切严酷的考验,独自保护他可怜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