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黑室(第2/7页)

李台长频频点头道:“遵命,我会立即转达。”

这时,德莱恩打开了桌上一台德国电台的扬声器,立刻传来一阵“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他知道隔壁监听室正在截听这些电码。德莱恩辨听了一下电波声道:“这个电波声的特征和我截收到的‘特一号线’完全不同,相同的只是同一机型发出的,是日产SC-3型发报机的声音特质。

“这种发报机的特点是体积小、功率大、便于携带,是目前日本外遣特务普遍使用的机型。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特务不止一个,而且就在重庆,我怀疑这是给敌人空军通风报信的那条线,可以把它定为‘特二号线’,而且从电码特征来听,这是敌人空军的电报形式。可以这样判断,这是敌人空军放出来的眼线,潜伏在重庆,是飞机和炸弹的眼睛,没有他们提供的数据,敌机就不知往哪里飞,炸弹也不知往哪里落。这些特务不除,以后轰炸只会愈演愈烈。”

李台长和魏校长交换了一下眼神,露出惊讶和钦佩的目光。

德莱恩教学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当他发现这个班里有几个学员成绩特别突出的时候,他心里暗自高兴,但表面上却越加严厉。这4个学员就是杨锦帆、林闻涛、郑艳芳和白若璃。

每当下课时,他都要留下4人给他们开小灶,出一些看似天书一样的难题,并且规定,不做完这些译题,就不许离开教室,晚饭也就没有指望了。这是一种惩罚吗?怎么学习成绩优异者反遭惩罚呢?有点不合常理。其实,这正是德莱恩的过人之处,就是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启发和激发他们潜在的智慧。对于学员们来说,当你解开了第一个密码难题时,就等于经受住了一场暴风雨般的洗礼,就等于迈上了一个超高的智力台阶,但另一道更难、更古怪刁钻的题目会接踵而至,直至把你推向深渊或推上巅峰。

德莱恩本不指望从这个班里发现什么天才苗子的,因为他的哲学是,密码学是个天才的学科。而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中龙凤,毕竟凤毛麟角,但现在这4个学员却让他改变看法了。他们都天资优异,综合素质高,军事素养好,只要施以高强度、高压力、高密度的挑战和训练,也能造就成杰出的人才和合格的破译师。

为此,他每天出的破译题目一个比一个难,都是一次大战中和战后他的美国团队破译出来的各国难度极高的密电码。但这些密电码并没有难住这4个人,这不得不让他刮目相看,暗暗吃惊。这4个年轻人各有特点。

杨锦帆智商奇高,天赋异禀,基础雄厚,这跟他受过德国情报学校的专业培训有关,稍加点拨,必成大器。

林闻涛是个鬼灵精,脑瓜极灵,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做一个合格的破译师也是指日可待。

郑艳芳和白若璃对古今中外的密码知识格外稔熟,阅历极广,在密码学的海洋里可以自由翱翔、纵横捭阖,再加上精通日语,对那些初级日军密码(如LA码等)也是手到擒来,说破就破。

这4个优秀的学员让他看到了希望,可以向‘刀斧手’交差了。如果他们将来都成才的话,他也算没白来中国一趟。

这一天傍晚,杨锦帆和林闻涛约好了,来到豁庐德莱恩的住处。二人来到大门前,两个便衣守在门口,一人伸手拦住他们,问道:“你找谁?”

杨锦帆道:“我找德莱恩先生。”另一便衣认出了他们,“噢,你们是军校的学员吧,我见过你,你姓……”“我姓杨,叫杨锦帆,是军校一班班长。他叫林闻涛。”

那个便衣拿起门卫电话:“顾问先生吗?有两个学生要来见你,对对,一个叫杨锦帆,另一个叫……哦哦,好好,明白。”便衣放下电话,打开铁门,做了个请进的手势。

杨锦帆和林闻涛向守卫礼貌地点点头,跟着一个守卫走进大门。他们跟着守卫上了二楼,守卫在房门口轻轻敲了三下,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请进来吧。”

杨锦帆和林闻涛推开房门,但里面没有人,只见满屋高档家私。突然,随着“嗨”的一声,一扇靠墙的立柜门打开了,德莱恩先生笑容可掬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二人急忙上前,要与德莱恩握手,但发现不对,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橡皮假人,二人一愣,身后传来一阵“呵呵呵”的笑声,真人德莱恩从另一面墙的柜门里走了出来,“欢迎欢迎,我的朋友。”

二人赶紧上前,握着顾问的手,“老师,你把我们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德莱恩按了墙上一个电钮,那个假橡皮人自动缩进柜门,门自动关上了。德莱恩笑了笑,旁边另一扇门开了:“你们跟我来。”二人跟着德莱恩走进另一扇门里,这又是一间卧室,比前一间更大,也更豪华,门在他们身后自动关上了。“你们以为我是魔术师吧?No,一个人要想在间谍之都生存下来,不提前和女朋友说拜拜,就不得不留一手。你们看到了那个橡皮假人了吧,晚上,他就会睡到前面那间卧室的床上,我能活到今天,多亏了它替我去吃子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