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8/13页)

他的呼吸很急促,过了几分钟,他发现自己没法再往后退了。如果他想离开这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拐过弯道,继续前进。

他继续一点一点地往前爬行。

先前的昏迷状态使他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爬行了多久,不过突然间他发现自己已经从弯道出来了,此刻正处于靠近通道尽头的地方。他费力地爬完了最后一段距离,来到了一个从岩石上凿出的大洞口旁边。

他把头探进洞口张望,里面的情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他首先看到的是那些灯。大量的聚光灯安装在各自的支架上,闪烁着、旋转着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洞穴。灯光非常强烈,斯蒂尔顿花了好一阵子才让自己的眼睛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随后他看到了笼子。

笼子是矩形的,总共有两个,被放置在洞穴的中央。每个笼子大约有三米宽,两米高,是由钢铸成的。两个笼子之间由灰色的金属网连接着。

接下来他看到了笼子里的男孩们。

每个笼子里有两个男孩,年纪约莫十岁,全身上下只穿了一条黑色皮革短裤。同一个笼子里的男孩正拼尽全力地相互打斗,他们都没有戴手套,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是血迹斑斑。

另外还有观众。

观众分布在两个笼子的周围,坐成了好几排。他们叫喊着,喝彩着,激励笼子里的男孩们更加勇猛地打斗。观众的手里都握着大把的钞票,在打斗的过程中,那些钞票好几次易主。

笼中格斗。

而且有人打赌下注。

如果他事先不曾听过阿茨凯的故事,他也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看明白眼前的场景是怎么回事。

总之,这情景着实是极其恶劣。

几个小时之前,他曾借用《斯德哥尔摩形势》编辑部的电脑在网上搜索过关于“笼中格斗”的信息,也读过不少与之相关的骇人听闻的资料。这种格斗形式多年前起源于英国,父母们让自己的孩子在金属笼子里彼此打斗。其中一位父亲声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孩子们。他还在YouTube网站上看过英国普雷斯顿市的两个八岁男孩在格林兰兹工人俱乐部的钢笼里打斗的视频,那个视频令他感到极度恶心和不适。

不过他还是坚持看完了视频。

之后,他有条不紊地在网上搜集了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他查到了这种格斗方式是如何传到其他国家的,以及它是如何逐年“升级”的。笼中格斗所涉及的赌博下注金额越来越高,随着它的广泛传播,这种格斗方式也越来越远离公众的视线,最后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地下活动。

它远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那些热衷于观赏孩子们在笼子里彼此打斗的人却对其非常熟知。在他们眼中,这些孩子就像尚未成年的角斗士。

这样的活动是如何做到在公众面前保密的呢?斯蒂尔顿十分好奇。

还有,他们又是如何吸引孩子们参与其中的呢?

后来他读到了一篇文章,其中解释道:每赢得一场比赛的孩子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排行榜上上升一名。每经过十场比赛之后,位列排行榜首位的孩子可以赢得一笔钱。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可怜的小孩,有无家可归的孩子,有被人诱拐的孩子,有无人照顾的孩子,还存在一些也许能靠着在笼子里与人格斗而获取某种成就感的孩子。

当然,其中也有只想通过笼中格斗挣一笔钱来帮助母亲减轻负担的孩子。

这可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他还在资料中读到笼中格斗的活动通常是由一些从前也亲自参加过格斗的青少年来组织和安排的,他们借助身上特别的文身来表明自己独特的身份。

他们的文身图案是一个圆圈里的两个英文字母——KF。

一个曾在瓦斯特尔大桥下殴打流浪汉的年轻人身上就有这样的文身。

据阿茨凯所说,这两个字母代表的是“少年拳手”的意思。

这就是他下到这里来的原因。

他觉得一直看着笼子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中一名男孩被击倒了,鲜血淋漓地躺在笼子里。一扇金属门被略微抬起了一点,那名男孩被人拖了出来,他看上去奄奄一息,甚至像一具尸体。另一名留在笼子里的男孩则围着笼子跳起舞来,观众们都站起来吹着口哨欢呼。接下来一切都迅速归于安静,因为一场新的比赛即将开始。

就在这时他打喷嚏了。

他并不是只打了一个喷嚏,而是接连打了四个,可能是因为他的鼻子吸进了通道里的尘土。这四个喷嚏暴露了他的存在,也暴露了他的位置。

过来了四个人,他们把斯蒂尔顿从通道口拖了出来,其中一个人将他打倒在地。在他倒地的过程中,头撞上了岩石壁,伤得不轻。他被拖进了一个更小的洞穴中,这里处于观众们的视野范围之外。他们扒掉了他身上的衣物,将他举起来然后扔向冰冷坚硬的花岗岩壁。这时他看到他们依旧是四个人,其中两个的年龄明显要大一些。他头上涌出的鲜血顺着双肩往下流,一名年纪较小的攻击者取出一个喷漆罐,用喷出的油漆在他赤裸的背上写下了“踢废物”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