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5/15页)

从法祥寺的遗物来看,叶村康风于一九一八年死于新加坡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但是,诹访子却确信自己的兄长从新加坡平安归来,而且还有子嗣留下——而这一切都是从在京都桥诘家躲雨的老妇人那里听来的。

叶村康风明明死在了南洋,那个老妇人却说了谎。为什么说谎?其背后肯定是有目的的。

老妇人……

要想扮年轻难度很大,但若要伪装成老人就容易得多了,比方说可以使用假发。

那个老妇人,会不会是嫂子?

诹访子听躲雨老妇人说这番话的时间是三年前的秋天——对了,三年前的秋天,嫂子刚好带着学生去了关西做修学旅行。

正好又下了雨,她就接着躲雨的借口接近了桥诘诹访子。但即使没下雨,她也会找其他的借口来接近诹访子,把那番话说给她听。

再次坐回座位的省吾,这时再也坐不住了。

每当想起什么东西时,他的心就猛烈地悸动,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动来动去。

如果省吾想的是对的,那么兄嫂二人肯定知道了什么。

父亲曾照顾过那个同姓的叶村康风,一郎是否是从父亲那里听说了叶村康风的悲剧呢?而且,他肯定也应该听说过,叶村康风曾帮过的吴练海来到了日本并取得了成功。这样说来,曾在殿村物产工作的嫂子也应该知道股东吴练海的事情。

在新加坡,叶村康风在省吾父亲的照看下病逝了,除此之外别无亲人。他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连吴练海夫妇都不知道他去世了——兄嫂二人肯定也调查过这件事。

因为同姓这个巧合,兄嫂便想到了可以利用这一点好好谋划一下,而这里恰好又有两个心思如同白纸一样的人。

省吾的哥哥长期卧病在床,对自己的身后事肯定非常担心。虽然弟弟心肠很好,但还是个涉世不深的毛头小子,实在是不能将一切托付给他。

所以一郎便开始考虑怎样能让弟弟成为可以照顾自己一家的人——也就是让弟弟成为富豪。

——父亲在新加坡曾照顾过落魄的叶村康风,甚至连葬礼和下葬的费用也是父亲出的。而正因为有康风的牺牲,吴练海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叶村鼎造的后人自然是有资格继承吴练海的遗产的。

或许只有这种牵强的逻辑,才能抵御住良心的谴责。

兄嫂二人合作设计的这个圈套应该在三年前就准备完善了。而吴练海的死大概就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这样想来,也是在那时,省吾的头脑中才有了父亲的名号和祖父的别名这些概念。躲雨老妇人出现的时间应该也是那个时候。就这样,白纸上面被描上了第一笔。

吴练海死后,遗孀诹访子拥有了一笔巨大的遗产,而且还没有子嗣。为了避免她收下其他的养子,躲雨老妇人便先行告诉了她,她还有血亲在世。

之后诹访子开始寻找起了康风的家属,同时,兄嫂二人开始拜托省吾寻找吴练海。

兄嫂就这样为诹访子、省吾二人的相逢作好了准备。

不久之后,既是大恩人又是同父异母哥哥的儿子出现在了吴练海未亡人的面前。而且还是个没被世俗影响的诚恳的大好青年——吴练海的未亡人会怎么对待这个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青年呢?

毫无疑问,她肯定会让他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省吾在法祥寺知道康风和鼎造是两个人时,大脑一片空白。猝不及防的消息让他一时难以相信。

但是,遗物却明白无误地在陈述着这个事实。

省吾脑子里很乱,坐上中央线的快车后,他便一直在思考这一切。然而,不管怎么想这些事情都只能解释为兄嫂二人一手策划,否则根本无法解释。

虽然并不擅长逻辑推理,但这时的省吾也渐渐弄懂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将蒙在事件上的薄纱一层层地揭开。

列车离开甲府后不久,省吾捂着胸口又站了起来。

“您怎么了?”

邻座的学生一边大口吃着面包一边关切地问道。

“没事,我去下洗手间。麻烦你帮我看下座位。”省吾说。

胸口的悸动传到了抚在胸前的手上。

过道上堆满了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黄绿色帆布包。省吾小心翼翼地使自己不踩着这些帆布包,踉踉跄跄地朝车门口走去。他的脚步已经乱了。

省吾知道自己的脸此刻一定是惨白的。

他并不想去洗手间。他只是坐不下去了——某个推论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这是种恐惧的感觉,不,或许应该形容为一种令人作呕的憎恶感。

走到车厢中间的时候,他大口地吸着气。可头还是眩晕得厉害,最后他不得不蹲了下去。

省吾就这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掉进了兄嫂二人早就策划好的陷阱之中。而这一切都在法祥寺得以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