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浴室(第6/27页)

混蛋,烦死人了。邦子心中骂的脏话和平时不一样,有气无力。邦子沮丧地返回篷布顶篷被淋湿的高尔夫车,打开发动机。毫无目标的高尔夫车漫不经心地驶向拥塞的道路,已经见不到公用电话了。由于下雨,交通比平时更拥挤,使邦子的车立刻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今后可怎么办呢?因除霜器的效果不佳,挡风玻璃模糊不清,邦子透过模糊的挡风玻璃,观看街道两旁的景物。她叹了一口气,为想不出良策,急得几乎要发疯了。

今天早晨,下夜班回家,不见应该在家睡觉的哲也的踪影。很显然,因前天夫妇吵架生气而在外面什么地方过夜了。哼!那样的蠢货不回家倒更省心。邦子早早地钻进被窝,正感到冷清时,来了电话。才清晨七点。

打电话的男子对无精打采的邦子谦恭地说:“您是城之内邦子小姐吗?大清早打扰您,真是对不起。”

“哦,有什么事吗?”

“这里是百万消费者中心。”

邦子“啊”地叫了一声。睡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咒骂自己,为什么把如此重要的事情忘记了呢?那男子用熟练的语调侃侃地、滔滔不绝地说:“您是否已彻底忘记了呢,给您打电话提个醒。昨天二十号,是您付款的最后期限,可是您却没有往指定户头划款。我想,您肯定知道应交的钱数。我再重复一遍,第四次,五万五千贰百元。如果今天不能划款,就要加利息了。届时,我们将去催收。请多多关照。”

这是城市街头金融业者——通称“街金”打来的。除了汽车贷款外,大多属于信用卡贷款。几年来,邦子一直苦于此类还债。直到去年邦子才发现,本金并没减少,一直处于仅还利息的状态。当利息也还不上时,她就只好从高利贷者那里贷款,把利息还上。但是,很显然,后来高利贷者也会来催还款的。结果,债务变成双重的。而且无论是信用卡方面还是高利贷方面,照此发展下去,都有可能将自己列入黑名单。

当无法从银行贷到款时,邦子相信了“帮助每月支付有困难的人,有急用的人……”这种自我吹嘘宣传的街头金融业者。从他们那里贷款,是从骑自行车上班路上开始的。一位态度和蔼的上年纪女人说“骑自行车上班多累呀”,仅凭邦子的驾驶证和丈夫公司的牌子就贷了三十万元。并用这笔钱解决了信用卡和高利贷的利息。但是,贷款却丝毫没减少。

这还不说,没想到只借了三十万,却中了要交百分之四十利息的圈套。这都是因为不考虑将来只顾眼前利益的结果,但邦子不能不顾打扮。尽管如此,当她从哲也那里筹到钱,刚一还上,那个女人马上说“还有能贷五十万元的计划呢”,于是邦子又上了圈套。

邦子打开装家庭日常用钱的曲奇饼桶,不知为什么,里面只有些零钱。不知何时都花光了。她感到不可思议,打开手提包中的钱包,因为是在发工资的前一天,里面只有一万几千元。如此看来,只能抓着哲也,让他出钱了。

“这个家伙,躲到哪里去了。”

邦子翻开记事本,给哲也的公司打了个电话。但是,因是清晨,没有一个人上班,而且,即便哲也接电话,肯定也会逃跑,抓不住他的。邦子心急如焚,今天如果交不上钱,那些无赖男人就会登门讨债。邦子虽然不好惹,但却处事谨慎,最怕他们登门讨债。

邦子急忙走进寝室,打开衣柜最下面的抽屉。心想,万一在装衬衣和袜子的抽屉中藏有私房钱呢。但是,无论怎样胡乱翻腾扔在里面的乳罩和长筒丝袜,也找不出一分钱。

突然出现一种令人不快的预感,邦子打开其他抽屉及壁橱一看,哲也的衬衣及西服全不见了。发现哲也因夫妇吵架而生气,拿着家里的钱出走,是不久以后的事。

没能合眼的邦子驱车赶到站前的自动现金付款机前,检查两人共同的银行存款余额,上面清楚地显示为零,这也一定是哲也所为。这样一来,连房租都要拖欠了。由于过分激愤,邦子双手揪起头发来。

邦子好容易冲出堵塞的车队,从信号灯处往左拐,开到都营的破旧的平房住宅区的一角。与后面的背景相比,那里有一个崭新的电话亭映入眼帘;邦子把车停在左侧,也没打伞,跑向电话亭。

“喂喂!您是麦克司药品公司吗?请问,营业部的城之内在吗?”

“城之内上个月已辞职了……”

自己被自己视为傻瓜、无能的哲也骗了。邦子被愤怒的冲动所驱使,用手将电话亭内已破损的电话簿拨到地下,用被雨水淋湿的鞋踏了好几遍。簿纸被撕碎,纸片在亭内散落。邦子仍然觉得不解恨,用尽全身的力气拽电话的挂钩,一心想把它拽坏。